第02版:要闻·综合

生态优先风帆劲 绿色发展意正浓

(上接第一版)2020年10月,濮阳工业园区“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第三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全国共16家化工园区获此殊荣,系河南省唯一一家。目前,工业园区计划投资6000万元,加快建设智慧园区二期项目,确保创成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

坚持科技引领,打造集聚化、循环化、高新化产业链

走进君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见这里生产装置高高矗立,传输管道纵横交错。但在巨大的“机器丛林”中,却没有传统印象中的刺鼻异味和震耳噪声。

不过,分布于该公司一楼大厅两侧的硕大实验室内却异常忙碌。“你看,这边是浑浊如酱油的地沟油原料,加工后却变成了无色无味、透亮见底的二代生物柴油。”该公司生产副总裁倪卫东深入浅出地介绍起来。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效应愈发加剧,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君恒生物依托现有重蜡加氢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调整局部工艺流程、增加减压分馏塔等一系列升级改造,攻克了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等“卡脖子”技术,生产出国内凝点最低的二代生物柴油。

从产品性能上看,二代生物柴油的化学成分与石油基柴油十分接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十六烷值,以及与柴油相当的氧化安定性等优势,可以和柴油任意比例调和。“更重要的是,二代生物柴油不仅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基柴油低,还可以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既完善优化了国家能源结构,又充分利用和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市场供不应求,是一个可循环、可持续、健康环保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倪卫东介绍道。

2023年5月,君恒生物与郑州航空港区、河南航投、中检河南分公司签署四方协议,在现有年产6万吨装置的基础上,扩建年产20万吨的新装置,打造一个生物航煤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平台。

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濮阳工业园区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互融”“双向布局”,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蓄能储量。

目前,全区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已跃然显现。恩赢特性树脂实验室开发的30余种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电子元器件等高端制造;宝利电子的主打产品聚酰亚胺膜技术壁垒高、性能优异,有着“黄金薄膜”之美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等领域,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目前,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绿色工厂3个,占全市的近五分之一;省级智能车间4个,省级、市级科研平台39个,省级“瞪羚”企业2家。

统筹开源节流,勾勒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生态圈

能源转型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濮阳工业园区持续推进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行集中供热、供气,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实施企业间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引导企业加强工艺技术装备改造,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三九严寒,濮阳工业园区各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依然分外繁忙。不过,要说最吸人眼球的,非气化岛项目莫属。勾机开槽、桩机打桩、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忙碌碌,让人深刻感受到这里的“速度与激情”。工地入口处的项目介绍上,“项目概算总投资25.83亿元”“事关濮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带动年产值增加500亿元—700亿元”等一个个关键词句,更让人触摸到这里的强劲脉搏。

何为气化岛?“气化岛,即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原料气合成公用工程,可统筹向域内企业供应氢气、氮气、氧气、氩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合成气等原料气体,对濮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石油化工产业和煤化工有机结合,推动化工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下游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濮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伍凛然告诉记者。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5.83亿元,主要建设煤制气生产装置,提供工业气体和公共服务,可集中供应蒸汽180万吨/年,替代天然气用量60万方/天,年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水37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4.2亿元,带动新型化工基地增加年产值500亿元—700亿元。

气化岛快速推进的同时,其配套项目、贯穿工业园区的公共管廊已部分建成,将与气化岛项目同步投用,届时可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项目之间的产品互供、资源共享,带动相关产业快速集聚发展。

与此同时,濮阳工业园区围绕重点产业链,着力深化耦合、强化协同,促进企业及行业间供需衔接,助力高效循环发展。

作为北方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年产能近2000万千伏安时,处理废旧铅蓄电池30万吨、含铅废料3万吨,打造了年产值百余亿元的闭环式循环经济产业链。

“由于从废料中直接回收再生铅,不需要像原生铅那样采矿、冶炼,因此成本、能耗、排放得以大幅降低。”天能集团(濮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翟如茂介绍。设备和工艺是从意大利引进的,但结合了天能自主创新的纯氧助燃、精炼保锑、专利合金配制、废烟气处理等技术,提取再生铅的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能耗仅为原生铅的25.1%。“相比传统的原生铅生产方式,每生产1吨再生铅可节约1360公斤标煤,节约208吨水,减少固体废物98.7吨,减排二氧化硫0.66吨。”

总投资10.8亿元的浙江航民年产8万吨甲胺装置项目是工业园区的重要节点项目,也是国内聚焦新能源及电子级产品的首套装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项目的实施,既可纵向延链园区海尔希生物科技三甲基甘氨酸生产项目,又可横向链接濮阳市新能源新材料和医药中间体,实现产业链上下贯通、横向拓展。”项目副总经理万亚辉如数家珍。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

不仅如此,濮阳工业园区坚持靠前服务,成立产业协同发展联盟,促成君恒生物与诚信钻采、东方雨虹的原料互供,帮助广亿福包装与天能集团、东方雨虹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现特瑞邦科技、鑫澳钢构与海尔希生物、立新科技等项目的储罐、压力罐供应,推动龙德洋新材料、海尔希生物等项目向下游产业延伸,推进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接下来,濮阳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规模倍增和能级提升,继续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科技创新、经济繁荣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不断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实现从科技价值到经济价值,再到社会价值的转变,加快构建起大而强、小而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全力打造能耗低、效益高、生态优、环境美的宜创宜业宜居新城,为加快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伍凛然说。

2024-01-18 1 1 濮阳日报 c133948.html 1 生态优先风帆劲 绿色发展意正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