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只图自己挣钱,要多为社会、为家乡父老乡亲做贡献,人活在世要留一个好名声!”
说这话的,不是什么名人、大家,而是一名地道农民出身的返乡创业企业家——河南春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功雷。
为人忠厚,眼界开阔,踏实能干——这就是47岁的张功雷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张功雷出身于清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但为人善良、待人忠厚,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高中毕业后,张功雷谋得了一份县粮食企业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15年。在这里,张功雷的经营天赋被充分激发,他帮助企业多方找市场、寻销路,曾经帮助企业辉煌一时,但最终还是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企业破产倒闭。但这时的张功雷,已经积累下丰富的经商经验。
2008年,张功雷只身一人前往大城市闯荡。凭借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口碑,张功雷一路打拼下来,终于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用户的信赖。现如今,他拥有独资贸易公司2家,员工200余人,资产2.6亿元。他把父母、妻儿都接到大城市安家落户,已是功成名就。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张功雷虽然搬到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城市,但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家乡的一草一木,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家乡相对落后的农牧业发展水平让他纠结,如何帮助家乡实现乡村振兴是他的心结。
多年来由于业务需要,张功雷经常出国考察,一些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农牧业发展水平让他暗暗赞叹,创办一个现代化养殖企业的想法油然而生。
“回老家去,为家乡养殖业发展、为家乡乡村振兴做点事情!”张功雷给家人和乡亲们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
“好不容易闯出去成城里人了,咋又想回家当农民养鸡了呢?”老家清丰县巩营乡巩营村的乡亲们这样问。
“放着在大城市干得非常顺手的公司不做,非要回老家干利润低、风险大的养殖业,图个啥呀?”家人们也不理解。
面对这些,张功雷反复念叨着一句话:“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要为家乡做点贡献!”
家人们知道,张功雷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更何况为家乡做点事情,也是好事!慢慢地,家人都理解并支持了。
2015年,投资5000万元的河南春禾牧业有限公司成立,生产地就在张功雷的家乡清丰县巩营乡。
经过8年的发展,春禾牧业已经拥有饲料、养殖、孵化等多家分公司。其中,饲料公司年产饲料8万吨,几乎全部供养殖公司的蛋鸡饲用。张功雷介绍,为了保证养殖场鸡蛋生产质量,公司购买了先进的检验设备和全自动大型饲料生产线,实行全程电脑监控,确保每一粒饲料都符合标准。
在养殖公司,张功雷介绍,投资2.6亿元的公司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共建有7栋国内先进标准化、自动化的养殖生产车间,鸡舍全部使用自动温控、自动上料、自动消毒、自动饮水、自动刮粪、自动捡蛋等现代化养殖系统。目前,每栋车间养蛋鸡3.8万只,每批蛋鸡存栏26.6万只,可年产鸡蛋5500吨左右。
“我们这里的蛋鸡,都是喝中药长大的。”张功雷自豪地说。他们从安徽亳州等地购进药材,加工成中药制剂后,通过饮水系统进入鸡舍供蛋鸡饮用。“不使用抗生素,加上我们的饲料是科学配方,所以我们养殖场生产的鸡蛋营养价值高,没有药物残留,价格每公斤比普通鸡蛋高1元,但照样畅销,都是销往上海的大超市。”
养殖场成立短短3年时间,就已经获得“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等多项称号,成为全省养殖业的龙头企业。
目前,养殖公司二期工程正在建设22个现代化自动鸡舍,建成后蛋鸡年总存栏可达到136.6万只,可年产鸡蛋2.8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
“我们公司目前一共安排了200余名农民工,等二期工程建设完毕后,可安排500余名农民工进场务工,他们都是附近的农民,让他们就地实现就业。”张功雷说,春禾牧业的意义还不仅于此,它展示了现代养殖企业的风貌,将极大改变人们关于传统养殖业的观念,引领养殖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张功雷返乡创业,得到了濮阳市、清丰县领导的重视。前不久,市领导到春禾牧业的养殖场参观、考察,并鼓励张功雷“好好干”。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谈起返乡创业的艰辛,张功雷不愿多说什么,他说,只要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即使再苦再累,他都值得!
本报记者 李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