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濮阳县清河头乡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坚持把问题整改整治贯穿始终,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深悟透追求真知,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一是乡村联动学。该乡聚焦主题教育学习重点,根据乡村层级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采取送书上门、结对帮学等方式,确保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依托“清河”理论宣讲队,面向基层党员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覆盖1万余人次。将党课与研讨有效融合,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干部大讲堂”等活动40余场。二是突出重点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要求班子成员立足分工岗位职责,创新学习方式,通过“一月一课一调研一实践”等方式,夯实理论功底,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增强党性、提升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三是创新形式学。乡党委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研读、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方式,村、社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方式,抓实理论学习。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等,打造“互联网+”学习模式,定期推介党务知识、政策法规学习图文和音视频等内容,让主题教育宣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践行宗旨解决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该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解决疑难问题的基本方法,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有针对性地对症施策、解决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制约发展的“房屋征收安置回迁迟缓”等问题,采取积极协调加快建设、及时发放过渡安置费等方式推进。深入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纳入主题教育内容,健全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服务群众机制,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龙都路北延、广德街西延工程;配合安装建设路、胜利路、龙都路等7条道路交通信号设施;集镇改造提升项目全长2200米,重点实施了墙体立面改造、店招改造、管线入地改造;有序推进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等。通过“调查研究下基层”,变“闭门造车”为“基层问策”,真正把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一是抢抓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该乡结合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大力提高城镇化率,加快人口城市化转移。盘活土地资源,对拆迁出的1200余亩土地进行招商,大力发展房地产、宾馆、商贸综合体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壮大瑞璞小镇、兴隆国际、力能物流三大市场,丰富商业业态,繁荣城乡市场经济。积极对接谋划,申报布局学校、医院、市场等基础设施,大力提高城镇化率。二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全力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按时完成拆迁清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确保开发区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以专项债项目谋划助推发展,抓好娄昌湖杂技文化产业园、清河头第一幼儿园、清河头养老院专项债项目的推进落实。加大招商力度,签约项目3个,引进资金3.8亿元;在谈项目5个,预计投资22.3亿元。三是破解失地农民发展难题,引导群众多渠道增收。充分发挥城乡接合部区位优势,打造城市“后花园”,依托金堤河沿线13个村庄的闲置校园、闲散宅基等,建设桃园村、吴堤口村、娄昌湖村3个文旅中心区,稳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同时,与企业做好对接,积极推荐技能群众,实现稳定就业3800余人。
(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