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统筹“五水综改”。推进水资源使用权转让,与安阳市签订5000万立方米的水量交易意向协议书,水权交易实现“零”突破。开展取用水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筛查取用水户850个,发现整改问题32个。推动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完成536个建设任务,全市规模以上用水单位实现在线取水监测计量。
加强地下水保护,全市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1.23米,同比上升0.59米;全市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29.83米,同比上升1.53米,地下水位自2021年10月份,连续25个月持续保持上升趋势。我市五县一区全部被水利部评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聚焦农村水利建设 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2023年,全市水利系统持续推进灌区改造项目年度工程建设,现代化灌区与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全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调度会上,市水利局、范县水利局分别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这一年,渠村、于庄、孙口等4个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2023年度工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84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9.5万亩,累计灌溉耕地731万亩次,为我市粮食丰收提供坚实水利支撑。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争取资金1365万元用于维修农村供水工程158处,覆盖农村人口64万人。巩固提升农村供水水平,濮阳县、范县申请专项债3.24亿元用于乡镇以下供水主管网改造、计量设施更换。针对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设备开展排查,摸清底数,掌握需求,谋划项目10个纳入发改系统项目库。
压紧压实河长责任 河湖生态面貌明显改善
市第一总河长、市总河长及时发布市第7号总河长令,动态调整所有市级河长分工,率先垂范进行巡河;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累计巡河23万余次,超额完成巡河任务。开展河流“清四乱”、黄河滩区“四乱”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突出抓好碍洪问题整治,102个问题彻底整改到位。深化“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模式,侦破涉河案件35起,严厉打击了各类涉河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碧水保卫战等工作方案,排查整治370余处河渠沿线排水口,生态补水约1400万立方米,完成金堤河、马颊河、卫河、天然文岩渠4条河道水量分配,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初步构建。与山东省聊城市互签《边界河湖管理保护联系合作协议》,加强了跨省河湖管理保护。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建成马颊河清丰县段1处省级幸福河湖、7处市级幸福河湖和11处县级幸福河湖,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加强督导监督,分别成立3个城区河道巡查组和4个河长制专项督导组,强力推进河道生态环境治理。2023年,累计巡查河道90次,印发提醒交办单33份、工作通报5期,整改问题35个。
强化水土保持。完成防治面积9.23平方公里,超目标完成防治任务,全市水土保持率达99%。加大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力度,新增水土保持示范工程3处,范县七里堂沟命名为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
全面加强水利行业监管 打造安全水利
深化依法治水。联合豫北五市加强协同立法,出台了《濮阳市卫河保护条例》,为推动卫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重新组建水政监察支队,先后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河湖管理水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立结案19起,封闭自备井44眼,做到应封尽封。
强化工程监管。持续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在水利工程大规模推进的同时,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大中型灌区管理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渠村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一期工程第四标段”获得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筑牢防溺亡底线。组建巡逻队伍开展不间断巡逻,科学调度马颊河各闸站将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设立防溺亡警示标牌和救生器材750余套。自去年5月份以来,实现人员“零”溺亡,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2024年,全市水利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谋实发展路径、夯实项目支撑,重点实施‘抓节水、保供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建智水’六水共治,着力构建‘水流网(自然水网)、供水网、灌溉网、防洪网、生态网、调度网’六网协同、合力打造‘六横六纵、两域贯通’市级骨干水网,加快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体系,为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石孝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