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华龙区先后被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区)”,2022年度全省“三零”平安创建工作表现突出的县(区);2022年度,全市平安建设优秀县(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这一项项荣誉,是华龙区委政法委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为主线,立足实际、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华龙、法治华龙取得的丰硕成果。
统筹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一是筹建区级综治中心。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庆军带领有关单位负责人,就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目前,区综治中心的选址、建设方案已完成,使用面积4900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建优乡级综治中心。区委政法委所有科级干部分别联系各乡镇办,并深入到所辖村(社区)督促村级综治中心工作建设及运作情况,9个办事处综治中心建设达标率100%。区委政法委按照《乡镇平安建设规范化指导手册》,多次到岳村镇和孟轲乡进行调研,两个乡镇平安办建设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三是建实村级综治中心。在原有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的基础上,增设心理咨询室,目前,90%的村(社区)达到了建设标准。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持续深入。华龙区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四抓”“五进万家”等工作,围绕“6+N”工作体系,动员辖区群众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排查辖区矛盾纠纷当事人、各类投资受损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退役人员和涉灾、涉疫等利益诉求群体,全面加强“五失人员”、扬言报复社会、刑满释放、涉枪涉爆、涉毒、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经常酗酒滋事等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2023年,华龙区共入户76196户,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23起,化解11262起,化解率95%。
“三零”平安创建稳步推进。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华龙区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区、乡两级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细化创建台账,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二是紧盯创建目标。对创建对象进行重新摸排,确定创建单位3333个,其中村(社区)168个、企事业单位3165个,并对“破零”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颜色分类管理。截至目前,该区村(社区)达标率84.52%、企事业单位达标率99.14%。三是加强督导奖惩。将“三零”平安创建与“平安法治星”创建一体推进,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全力构建反诈防诈坚固屏障。华龙区召开“无诈村(社区)”创建专题会议,下发“无诈村(社区)”创建实施方案和创建责任清单。在各乡镇办的平安宣传文化长廊、宣传一条街增设反诈宣传展板230余块,利用辖区企事业单位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反电诈宣传标语3.8万条次;开展反诈宣讲活动70场,发放宣传页3.65万份,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2023年,华龙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53人,向检察院移送起诉58人,端掉犯罪团伙3个,铲除诈骗窝点65个,通过劝阻防止损失270余万元。
扎实开展防溺亡、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华龙区召开专题会议,对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完善和设立警示标志155个,配备救生器材294套。学校、单位、企业通过微信群推送、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宣传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相关内容。组建水域巡逻人员200名,加强对水域周边日常巡查。成立督查组,对校园周边进行检查,共排查餐饮单位45家、互联网场所35家,与42家公共复杂场所签订了责任书。
顺利通过市域社会治理试点省级验收。华龙区对标对表国家验收标准,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分一分抓提升。2023年4月17日至18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省级验收组到华龙区进行实地检查验收,该区12个验收组承担了6个省级验收组的验收考评内容,占全市总体验收任务的一半,获得了省级验收组的高度认可。
强化阵地建设培育特色亮点。华龙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亮点工作,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任丘办河东社区建立“一会”“一室”“一队”“一堂”“一服务”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化解居民矛盾,典型做法入选《河南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三零”平安创建工作法汇编》;建设办站前社区“三早治三病”精准化解社区矛盾工作法、胜利办南海社区“1+2+N=1”综合解纷工作法、濮东办“八字诀”一站式调处工作法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先进典型。建设办站前社区探索“1234”工作法,推动党建工作和日常工作融合促进,为社区居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被“中原盾”微信公众号刊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转发;孟轲乡玉兰社区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中原办干城社区、顺河社区社区治理,大庆办网格化治理等做法先后被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刘丽平 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