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石榴花开仓颉城

—— 南乐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南乐县古称乐昌县,西汉初设县。这座千年古城,历经风雨洗礼,每一片土地、每一道沟壑、每一个村庄,都见证着创建为民、创建富民、创建惠民的丰硕成果。

因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相邻各省人员往来交流频繁。生活在南乐的汉族、回族、满族等26个民族的群众相互交错居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近年来,南乐县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深化三省四县联谊机制,从政治、文化、经济上重点发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同心壮美画卷。

2024年2月,南乐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再次摘下“国字号”金字招牌,标志着该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坚持高位推动 汇聚创建强大合力

南乐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战略性任务、生命线工程、基础性事业来抓,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推行“一把手”工程。南乐县委、县政府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大事来抓。多次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重点部门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创建工作做实做细。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下设“一办六组”,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职责任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80余次,召开专题会议40余次。县财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到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经费优先安排、及时拨付、足额到位。

坚持“一张图”引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级党委(党组)重要学习内容。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擘画创建蓝图,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各级党组织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平安建设等工作前置条件。

强化“一盘棋”意识。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各乡镇配备统战委员、专干,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实现县、乡、部门联动创建一体化。创新开展乡镇统战工作“擂台赛”,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作为主要内容,月打擂、季小结,半年一观摩、年终总评比,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走深走实。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三省四地联防联调联治联谊等机制,促进工作高效运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注重深度交融

铸牢共同体意识

“我们这里有将近900名员工,其中来自河北、山东等周边省的就占200余人,少数民族员工也很多。大家在一起工作相处融洽,相互照顾。”3月1日,在濮阳禾丰食品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贾志强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一家清真食品生产企业,走进生产车间,“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等口号随处可见。

像这样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的场景,在南乐县还有很多。

南乐县与河北省魏县、大名县,山东省莘县相邻,周边少数民族群众有6万余人。立足特殊地理区位,该县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各方面有效嵌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带动辐射周边三省四县各族群众守望相助。

健全机制夯基础。建立健全三省四县民族工作联谊机制,定期开展观摩学习、研讨交流、联办文体活动,努力开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依托优质教育资源,与周边县开展青少年“运河情一家亲”研学游、豫鲁冀“加强民族团结 增进睦邻友好”联谊交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等联创活动,吸引山东、河北等地3000余名学子前来求学。不断完善各民族融入城市的政策举措、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帮助解决上学、就业、居住等方面的问题,各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交往交流促团结。充分发挥仓颉故里文化优势,搭建各族群众交流平台。每年农历正月举办仓颉庙会,时间持续1个月,每日人流量达5万余人,河北、云南、甘肃等地各族群众前来南乐拜谒汉字之祖、认知文化之源。举办中国仓颉文化节、谷雨祭拜仓颉大典、汉字大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省内外30余万名各族群众齐聚南乐,全面开展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切实促进各民族之间人文交流、情感共鸣、理念相通。此外,每年举行中华轩辕龙舟大赛,100余支参赛队伍、3000余人参赛,参与观众达3万余人。

经济联动共发展。充分发挥福堪镇果蔬大棚生产基地、张果屯镇西红柿小镇、谷金楼镇依禾农庄等产业优势,带动河北、山东等地6000余名群众来南乐务工经商,同学技术、同提技能、同增收入,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各族群众的“钱袋子”更鼓、凝聚力更强、幸福感更足。深入开展“同心圆·共发展”活动,积极引导少数民族聚居村城关镇北关村与城关镇西街关村、西邵乡五花营村、谷金楼镇平邑村等“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子,在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等方面加强优势互补,形成由“单个打拼”向“抱团发展”的转变。截至目前,已培育产业项目3个,新增商业门店20余家,有效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弘扬优秀文化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舞龙的、舞狮的、唱戏的、扭秧歌的、划旱船的、踩高跷的……2月23日,正月十四,在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委大院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400余名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共同欢度元宵佳节的到来。

“这些表演人员都是我们村的群众,大家通过文化活动增进了解、相互合作,都很开心。”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自豪地对记者说:“30多年来,我们村没有一起上访告状的,邻里间甚至都没有红过脸吵过架的,村里和谐稳定得很。”

“俺村有1500多年的辉煌历史,是隋唐大运河古码头,北魏时期是鲜卑拓跋氏贵族聚居之地。经过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融,现在村里有56个姓的各族群众,大家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在元村镇元村街村史馆,元村街村党支部书记樊晓风说。

村史馆原是古时漕运粮仓的一部分,经过翻修改造,如今里面陈设了村史介绍,面塑、剪纸等非遗文化展品,以及家谱家训、从古运河里挖掘出来的石碑等老物件,看起来非常有历史厚重感。60余岁的樊晓风平常就热爱历史,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还兼职村史馆的义务讲解员。他说:“南乐县历史文化悠久,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历史传承下去。”

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南乐县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坚持文化浸润,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挖掘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注重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南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丰富内容,仓颉陵被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元村大运河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囊团,开展仓颉文化、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等研讨会,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运用好县文化博物馆、民俗馆、教育中心等平台,开设国学讲堂、传统戏剧文化演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立非遗工作室,开展剪纸、面塑、麦秆画等体验式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西街关村舞龙表演荣登央视春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连戏、四根弦、杨家枪等在新时代重焕光彩。组织各族群众到市第一党支部革命纪念馆、千口镇武联防等地接受精神洗礼,以“小阵地”凝聚起“大团结”。制作《南乐中秋奇妙游》《南乐春节奇妙夜》等微视频,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突出特色文化,推进文化自强。以小小村落浓浓乡情为载体,线上线下齐发力,深入开展“讲村史、叙村事、话发展”系列活动,开通官方抖音号“同心南乐”,讲好五花营村百年社亲等民族团结故事,传播南乐历史文化,引导各族群众从“小家”和“大家”的发展变化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力推进村史村事进广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街墙,把村情村史、家风家训、乡贤名人等在街头巷尾、文化广场生动呈现,铸牢中国心、中华魂。高标准建成城关镇西街关村、韩张镇郭庄村、谷金楼镇谷集村等36个村史馆,村史文化广场已覆盖全县80%以上的村庄。举办“欢乐村晚”唱响乡村和谐曲活动,14个乡镇街道组建56支巡演队伍,共开展交叉巡演440余场,以“村晚”小舞台广聚人心、培根铸魂。

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走进杨村乡徐庄村、福堪镇李胥平村、谷金楼镇后岳连村等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街墙,总会令人眼前一亮。各村庄以白色为底,以彩色为妆,通过农民画、连环画、彩绘等形式,将中草药、孝道、面塑、武术等地方传统文化活灵活现跃然墙上。

像这样的文化街墙,目前南乐县共有200余处。这些街墙文化,彰显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内涵,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让老百姓天天看得到、时时可以学,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优秀传统文化街墙,也扮靓了乡村面貌,提升了群众生活水平。

除了静止的文化传承,南乐县各村在周末的晚上,都会常态化开展“四季欢乐村晚”“同跳一支广场舞”等活动。在全市率先推出“欢乐村晚”的梁村乡史官村,多次举办高标准、高水平的村级文艺晚会,不仅让四里八乡的群众大饱眼福,还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2023年“四季村晚”的主会场和示范展示点。

近年来,南乐县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新路径,以两“静”(村史村事进广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街墙)和四“动”(同心南乐抖音、同心志愿服务、四季欢乐村晚、同跳一支广场舞)活动为抓手,实现动静结合、双向发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红利和硕果,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据统计,近年来,南乐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

大力推进各项惠民实事工程,累计投资20亿元,实施丹江水进农村工程,全县各族群众都喝上了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甘甜丹江水。

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城乡医疗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构建集城乡低保、特困救助、慈善救助于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各族群众中的困难人员提供兜底保障。

在少数群众相对聚居的城关镇北关村建成仓颉小学、县第二人民医院,解决周边各族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问题,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同步迈向高品质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南乐县先后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等称号,并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省级2家、市级7家。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今后,我们将以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称号为契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突出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期性,以创建促团结、以创建促和谐、以创建促发展,进一步巩固全县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南乐常开长盛。” 3月5日,南乐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维表示。

2024-03-10 —— 南乐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136562.html 1 石榴花开仓颉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