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文 通讯员 林文)3月4日,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市两会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的教育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擦亮濮阳教育名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忠诚履职,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基础教育发展更加优质,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力,质量提升主题更加鲜明,队伍建设成效更加突出,教育公平推进更加全面,教育治理能力更加过硬,党建保障作用更加彰显,教育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
2023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96.7%、92.5%。2020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我市被教育部评为示范区、改革试验区。我市中职教育从单一农业高中到19所中职学校3.94万名在校生。高等教育从零起步,在校生突破3.5万人。完成各类学校建设项目20个,建设公办幼儿园16所。高中阶段教育质量稳中有升,11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11所中职学校达标。完成市城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搬入新校区,濮阳科技职业学院获批并单独招生,濮阳工学院申建本科强力推进。实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12345”行动,出台8个配套文件,掀起了抓管理、强队伍、抓教研、提质量的热潮,推动濮阳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市做法先后2次被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专期刊发,我市在全省会议上发言6次,被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全年获63项表彰。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省教育厅公众号、河南校长等官方媒体平台180多次报道我市教育工作。
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12345”行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育思想,更新理念,优化教学,实现学校规范化办学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擦亮濮阳教育名片,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完善党建体制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体美劳综合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要加大统筹力度,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应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缩小教育城乡、校际之间差距为重点,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加大撤点并校力度,推动中心城区高中阶段学校外迁,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要着眼学有优教,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四要深入实施“12345”行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深入推进“三联教研”,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加强高效课堂建设,推动“12345”行动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五要紧贴产业需求,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强力推进濮阳工学院申建本科,做强高职教育,提升中职教育,推进职普融通,加快塑造教育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新优势。
六要聚焦教育热点,努力答好教育民生答卷。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抓好“双减”工作,严格执行入学政策,开展教育关爱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急难愁盼问题。
七要加强教育治理,夯实教育事业发展保障。统筹完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严格纠治不良办学行为,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守牢安全稳定大局,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