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赵红星) “有了机井和喷灌,今年的小麦一定会有好收成。”3月11日,在台前县清水河乡甘草村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韩修贵正在观察小麦生长状态,并不时检查喷灌情况。“高标准农田除了规整连片,政府还根据我们的需求,重新规划了沟渠、机耕道,现在开展灌溉生产更便利了,种植成本也降低了不少。”韩修贵一边忙碌着一边告诉记者。
惊蛰过后,正是冬小麦浇灌第一次水的关键时期。在清水河乡高标准农田里,冬小麦长势喜人,清水河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小麦进行田间多点取样调查,为指导全乡农业灌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清水河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传会介绍,去年秋种期间,清水河乡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等关键技术,全乡小麦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加上秋冬灌溉及降水适宜,目前小麦生长发育良好。据初步统计,抽样麦田冬前平均亩茎数58.8万,单株分蘖3.6个,单株次生根4.8条;一类和二类苗面积占总面积的88.7%,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据悉,为夯实夏粮丰收基础,清水河乡组织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及多方联系的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检测小麦长势和土壤墒情,指导农户因田因苗施策,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谋划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一是及早谋划,突出分类指导,坚持以早管为主,尤其是对于晚茬麦田,管理措施前移,坚持以早管促早发;二是对秸秆还田土壤松暄、地表裂纹较多的麦田,及时镇压划锄,沉实土壤,保墒抗旱防冻。
“孙庄村明瑞种植养殖基地占地900余亩,年营收300余万元。”清水河乡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玉月介绍,有了高标准农田,村里的农业生产更有保障,村集体发展起来了、农民富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据介绍,清水河乡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500余亩,占全乡可耕种面积的30%以上,基本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目标,耕地质量明显提高,为实现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