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三十余载深耕乡镇 书写巾帼使命担当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王焕云

本报记者 宋仁志 通讯员 李偲偲

她从办事员一步一步干到乡党委书记,32年轮岗6个乡镇,用脚步丈量土地;

她用8年时间让后方乡面貌焕然一新,连续多年受到市、县表彰;

她巾帼不让须眉,扎根乡镇,以实干担当为笔墨,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她,就是台前县后方乡党委书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获得者王焕云。

用初心,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我的老家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在乡镇。我愿意在基层工作,也乐意与乡亲们在一起。”在群众面前,王焕云不止一次表露过自己的为民初心。正是因为常怀亲民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常兴为民之举,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积极寻找新路径、实现新突破,最终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俺村这几年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变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还是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乡村特色旅游村、河南省传统村落,这都要感谢王书记,是她带着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好路子。”台前县后方乡王楼村党支部书记王孟新兴奋地说。

2016年在王楼村调研村容村貌时,王焕云看到村内有许多传统土房子保存比较完整,萌生了“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想法,并结合该乡“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克服资金短缺难题,结合实际规划王楼村“产业+生态+文化”发展路径。她带领6名村“两委”成员,动员86户村民自力更生搞建设,通过置换和流转的方式,由村集体对村内老屋进行统一包装。

一路坚持下来,王楼村通了下水道,铺了柏油路,还开发了农耕民俗馆、女红坊、三味书屋、生产队旧址,打造了特色小吃一条街,高标准建设了6间民宿,对主街道进行绿化美化,达到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面貌焕然一新。

王楼村在村外建成2000余亩围村林,高标准新建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9座,种植铁皮西红柿、水果黄瓜等特色作物,可提供体验民俗文化、品尝特色美食、观赏田园风光、住古香民宿一条龙服务,形成农耕体验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旅游。“找乡愁,到王楼”的赞语享誉周边,王楼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三番。2022年、2023年,王楼村成功创建“五星”党支部。

“城市里有的我们都有了,城市里没有的我们也有!”去年10月23日,王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参加“重阳节饺子宴”的村民梁延军边包饺子边说道。

有了王楼村的先行先试,王焕云更有干劲了。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全乡27个村全面推行“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探索“电商+合作社”“文化+产业”等发展路径,建成全国淘宝村1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

用担当,书写为民服务答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抓好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去年,后方乡承担8项情况比较复杂的问题图斑清理任务,具体涉及10亩耕地、12户群众。(下转第三版)

2024-03-19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王焕云 1 1 濮阳日报 c137148.html 1 三十余载深耕乡镇 书写巾帼使命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