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路旭) 3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全省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名录,我市4个主导品种和1项主推技术入选。
据介绍,4个主导品种为“濮豆820”大豆品种、“濮花36”花生新品种、“皖鲈”和“豫丰黄兔”畜牧水产品种。1项主推技术为沿黄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
具体来说,“濮豆820”大豆品种由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推广。该品种结荚集中、落叶性好、不裂荚,适合机械化收割;蛋白质含量高,适宜大豆蛋白质生产和豆制品加工。主要优点为丰产、稳产性较好,适宜全省种植,近3年推广面积达到27万亩以上,产量水平达到217.55公斤/亩。
“濮花36号”是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高抗青枯病、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已通过国家鉴定和登记,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宜机化等性状于一体,增产增收明显,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自推广以来,“濮花36号”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3年来累计推广种植面积80.9万亩。
“皖鲈”是位于濮阳县的豫皖渔业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联合历经7年选育出的优质品种,实现了国内大口黑鲈优质种业的突破。该品种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当年苗种养成率高达90%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该公司计划在3年内推行5000亩盐碱地鲈鱼养殖,并在中原地区打造盐碱鲈鱼地方品牌。
“豫丰黄兔”是清丰县培育的中型肉皮兼用家兔品种,外貌美观独特,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大大优于其他肉兔品种。2009年3月,该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2023年,我市黄兔行业年产值达到10050万元。
沿黄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稻田为小龙虾生长提供食物、水域、遮阴等生活条件,小龙虾为水稻除草、灭虫、施肥、松土,二者互利共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多收”,极大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我市已发展稻虾共作2000余亩、藕虾共作2000亩、池塘养殖小龙虾2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