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利落短发,走起路来脚步轻快,干起工作雷厉风行。她曾扎根我市最偏远的乡镇8年,用脚步丈量乡情,用行动解决民忧,与农村、农业、农民结下了深厚情缘。近三年,她带着感情、使命和责任,怀着振兴农村、发展农业、造福农民的决心和信心,继续在致力于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担当,为推动濮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她,就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娅。
不惧压力 当好乡村振兴“主攻手”
2021年4月,徐娅受组织委派,到市农业农村局担任副局长一职,主要分管农村人居环境、农田建设、发展规划、农村改革等工作。初来乍到,她虽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还是干好工作的底气和决心。
“我在台前县吴坝镇锻炼多年,参与了脱贫攻坚,看到了农村的变化,体会到了农民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渴望。转岗到市农业农村局,我感觉是组织给了我更宽广的发展平台,让我有机会为全市‘三农’工作出谋划策,我一定尽心尽力。”3月21日,回忆起上任之初那满怀的豪情,徐娅感慨地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是一项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作为具体分管这项工作的局领导,徐娅深感肩上这份担子不仅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更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面对艰巨的任务,她丝毫没有退缩,一边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一边寻找破题的抓手和载体。她敏锐地意识到,项目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招。2022年,徐娅推动建立了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健全“三农”项目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地。在这个过程中,为深入了解农民和企业家的需求,她不辞辛劳,奔走在各县(区)的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我市成功打造了126个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工程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民的幸福指数,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2022年、2023年,我市连续两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评价中荣获“好”等次,分别位列全省第一和第四。
(下转第三版)
本报记者 樊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