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九零后辅警捐献造血干细胞

用爱传递『生命火种』

生命接力,大爱无疆。3月25日上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房里,鲜红的血液从李晓杰手臂上的针管里缓缓流出,经过血液细胞分离机后,一点点分离出“生命种子”。经过近3个小时的采集,李晓杰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挽救了一名7岁小女孩的生命。李晓杰成为河南省第1362例、濮阳市第59例、华龙区第8例、濮阳市公安系统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配对成功

在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李晓杰是市公安局华龙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的一名辅警。2022年6月,在市公安局组织的民辅警献血活动中,李晓杰献血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捐献造血干细胞事项,他一听是做好事,能挽救人的生命,随即申请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那段时间里,李晓杰仔细查阅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具体流程,向之前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询问注意事项,做好捐献准备。

“有名白血病患者与您配型成功,您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愿意!”2023年年底,李晓杰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称李晓杰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他毫不犹豫就同意捐献。

“这个跟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差不多,配型成功概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一。”李晓杰当即决定配合完成捐献,并将这一消息分享给家人和同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接下来,李晓杰就要配合医院体检,然而体检结果并不如意。因工作原因长期熬夜,李晓杰体内的转氨酶有些高。于是,他改变生活习惯,尽量不熬夜,加强身体锻炼。今年2月,李晓杰身体各项指标符合捐献要求,并确定了捐献日期。

捐献成功

新生的希望奔赴千里之外

在李晓杰觉得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可以捐献时,他的女儿突然病了,病情凶险,并且也在郑州住院。3月21日,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晓杰说:“我内心很焦虑,女儿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心理压力很大。”但当得知与他配型成功的是一名7岁女孩时,李晓杰的内心更加坚定。

接下来的几天,李晓杰配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为期4天的捐献流程准备工作。3月25日,经过3个小时,李晓杰成功采集了13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袋饱含希望的“生命种子”立即被专人送往移植医院,输入患者体内。而此时的李晓杰顾不得自己的身体,坚持回到女儿病床前。

“我希望我的女儿能看到,她有一个坚强的爸爸,她也能变得勇敢。”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李晓杰说,作为一名辅警,能帮助一名孩子重生,感到很自豪。他真诚地祝愿所有受疾病困扰的孩子都能摆脱病魔,健康快乐地生活。

本报记者 吴丹

2024-03-27 九零后辅警捐献造血干细胞 1 1 濮阳日报 c137938.html 1 用爱传递『生命火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