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范县,丰富多彩的“法律进社区(乡村)”活动,在基层群众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学法用法热潮;热情周到的“六张清单”调解工作法,让矛盾纠纷闭环化解;专业细致的法律援助,将真情注入群众的心间;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一大批法治文化阵地和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推进法治服务走深走实……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3年,范县司法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上台阶”工作思路,大抓基层、大打基础,构建了“党建统领法治化、基础建设智慧化、法律服务多元化、‘四治融合’协同化、矛盾化解闭环化”的司法行政工作新格局。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座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一是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更加完善。2023年,该局共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13件,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组织司法部门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2件、保留88件。聘请政府法律顾问89名,累计审核政府常务会议题112个。二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案卷100余本,对发现的问题下达限期整改通知。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等9家单位编制完成第一批“四张清单”,并在范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三是依法行政权力运行更加高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挂牌成立12个乡(镇)全面依法治乡(镇)委员会办公室,乡(镇)综合执法大队全部实体化运行,66项下放权限有效承接,累计开展执法培训20余场次。有效办结行政复议案件47件,行政机构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7.7%。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该局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促进各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提升。一是法治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280次,受教育人数16万人次。依托县域文化优势,打造法治宣传阵地836处,实现群众“眼前有法、出门见法”。着力打造“板桥法治文化”“孝道法治文化”“红色法治文化”“黄河法治文化”等品牌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分别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二是司法所建设更加规范化。积极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成功创成辛庄、王楼、高码头、颜村铺“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4个。推动了辛庄镇、濮城镇、高码头镇、陈庄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智慧化升级改造。率先引进“法律服务智能机器人”,配备智慧化终端系统,走出了“互联网+法治时代”的新路径。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更加优质。2023年,全县完成法律咨询2400件,受理法律援助664件,办理公证服务556件,村(居)法律顾问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360余件,接受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该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省示范点”称号。
在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迈出新步伐。该局聚焦群众所急、基层所盼,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联调”,落实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推进“三诊”工作法和“六张清单”制度同向发力,构建矛盾纠纷排除化解闭环。成立范县人民调解员协会,创办《范水调解》月刊,及时推送工作动态、先进经验。2023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2194件,调解成功2144件,调解成功率97%。对县社区矫正中心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监狱模拟系统和危机干预心理疏导系统,发挥“河南省郑板桥文化之乡”的优势,打造“板桥助教教育基地”。依托带状公园建成“社区矫正园”,县社区矫正中心被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智慧矫正中心”。
民生如天,忠诚如歌。“2023年,我们聚焦重点工作,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奋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继森表示,2024年,范县司法行政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巡察整改要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助力社会法治“大和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范县实践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田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