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几名中年女性结伴来到濮阳县城关镇南堤村,敲开了村西头一扇红色大门。等她们笑容满面走出来,每人手中都拎着一个红色大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各种口味的豆酱饼。
其中一名短发女子乐呵呵地说:“俺一家人都喜欢吃南堤村的豆酱饼,酥脆可口,豆香四溢。就稀饭,炒鸡蛋,当下酒菜,咋吃都美。村里一直保留着多年的传统手艺,啥时候来买都是一个味儿!”
南堤村的豆酱饼在濮阳县可谓家喻户晓,村里有十几户村民专门从事豆酱饼生产。近几年,随着南堤村豆酱饼名气越来越大,产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广。村民传承民间老手艺,通过匠心制豆酱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在南堤村东头的一个专业作坊里,工人将豆酱窝窝整齐摆放在托盘上,盖上一层透明的塑料膜,然后操作压饼机进行压制,一个个圆圆的豆酱饼就呈现在眼前。此时,豆酱饼已服服帖帖地粘在塑料膜上,揭开塑料膜,将豆酱饼放置在院内接受“日光浴”,每一步操作都绝不含糊。
“我们这一行可以说是‘靠天吃饭’,不出太阳我们就放假。我们坚守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只有太阳晒出来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在室内烘烤怎么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味道。”作坊负责人张松岭说。
张松岭家三代都从事豆酱饼生产,他接手家族事业15年,凭着良好的手艺和过硬的品质,赢得了食客的信赖,并注册了“濮香”芝麻酱饼商标,产品在濮阳县及山东东明、鄄城等地十分畅销,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距离张松岭作坊不远的大堤下面,一行行绿树掩映着一片白色厂房,濮阳市黄豆皇豆制品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要说南堤村最具规模的豆酱饼生产者,非黄豆皇豆制品有限公司莫属。该公司负责人周拥军家里四代生产豆酱饼,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豆酱饼有着浓厚的感情,决心把寂寂无名的豆酱饼做出名堂。
2014年,公司创办后,为扩大生产,他跑遍山东、广东等地学习考察,经过半年的钻研和试验,自主研发生产了自动成型机和压饼机,并在同行业中首先取得了企业生产许可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公司从一个只有几名员工的小作坊,成为一个拥有数十名员工、占地6000平方米的中型豆制品生产厂。
带着香气的白雾正从蒸煮车间里袅袅飘出,周拥军穿着白色的工装,闻着一锅锅豆子溢出的香气,自豪地说:“这些都是东北的非转基因大豆,粒粒精挑细选,保证消费者吃得健康。”
来到制作车间,只见工人通过操控自动成型机,将原本松散的豆酱制作成一个个大小匀称的豆酱团,然后通过压饼机将豆酱团压制成饼。“我们将传统手艺和现代化生产线相结合,既能保留民间老味道,又能大量生产,让咱们濮阳味道香飘千家万户。”周拥军笑着说。
记者准备离开时,一辆货车满载着黄豆皇礼盒箱子从厂里缓缓开出。该公司每天制作豆酱饼2000余箱,与全市乃至滑县、长垣及菏泽、东明等地的超市均有合作,年产值50余万元。南堤村有20余名村民来这里打工,袅袅烟气中,豆酱饼香了村子,也让村民绽放了致富的笑颜。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马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