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金堤

母亲的存钱柜

□ 李海军

时光荏苒,又到母亲逝世三周年纪念日。这几天我总做梦,梦见母亲在老家院子里踱来踱去,梦见她坐在那把破旧的柳条圈椅上,在枣树下纳凉、听蝉鸣、看树上翠绿的小枣随风摇曳,像她在世时一样。

母亲走得很突然。那天上午,母亲坐在破旧的柳条圈椅上,没说一声身体不舒服就撒手人寰,生命永远定格在84岁。

母亲把我们兄妹5人拉扯大不容易,是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过来的。到了我们有能力反哺的时候,每月给都她零花钱,足够她用的。可母亲很少去超市买东西,儿女给的钱,她都放在一个破旧的木箱子里,即她的存钱柜。谁也不知道她存了多少钱。

我们兄妹按月给母亲零花钱,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但母亲过惯了苦日子,有钱不舍得花,剩饭剩菜从不倒掉,还津津乐道:“剩菜一加热,味浓菜香,吃着爽口。”

那她存钱干啥用呢?我们每次给母亲钱,她从来不说不要。她接过钱,都是当着我们几个人的面,把钱放起来。

母亲去世后,我们谁也没动母亲的存钱柜。直到过罢三周年,快嘴刘大婶来我们家串门,闲聊时说起了母亲的存钱柜,说她平时不舍得花,存钱柜里少说得有个万儿八千的。我们找到钥匙,打开一看都愕然了,破箱子里除了几张小纸片,一分钱现金也没有。

我随手捡起一张小纸片一看,原来是汇款单收据存根,收款人写的是杨大脚。

我们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母亲和杨大脚有过节,不搭腔有五六年了。母亲竟给杨大脚汇款,我们姊妹几个一头雾水。

那还是前几年的事,母亲在院子里种了一地生菜,杨大脚养的老母鸡总来我们家叨生菜吃。母亲说了杨大脚几句,杨大脚就和母亲吵起来。那以后她俩就不说话了。

有一年中秋节,我们全家在一起品尝月饼,聊叙家长里短,其乐融融。那天,不知啥缘故,母亲突然给我们聊起杨大脚家的事,说她丈夫患癌多年,家里还有个傻儿子,听说她丈夫还要化疗、吃药,欠了一屁股账,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杨大脚也找过村支书多次,想让支书帮忙找找给她家汇款的大恩人——“好姊妹”是谁?为此,村支书去过镇政府,苦寻几年仍杳无音信。

刘大婶知道后,消息很快像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小村庄。

杨大脚闻讯,带着她的傻儿子来到我们家,紧紧拉住我的手说:“这几年,多亏了您家俺大嫂子。她自个舍不得吃,把省下的钱都给了我们,才让俺孩他爹每月得以及时化疗,要不他早见阎王了。”

我一笑说:“大脚婶子,俺母亲在世时,经常教育我们和睦乡邻,与街坊守望相助。”

杨大脚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大侄子,我对不起俺大嫂子。真后悔,大嫂子健在的时候,我还不搭理她,我真不知道感恩。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给俺汇款,还不留真名,只留下一个化名‘好姊妹’。大嫂子她一生节俭,生活朴素,从不铺张浪费。她是俺家的救命恩人,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说:“母亲虽然不在了,但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定会把母亲助人为乐的精神传承下去!”

杨大脚潸然泪下,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大嫂子的存钱柜,是俺孩他爹的救命柜、幸福柜,她把存的钱全给了俺,我替孩他爹谢谢大嫂子和您全家!”

看着杨大脚婶子,我说:“您不用再客气了。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攻坚克难,让俺大叔的身体好起来,让我们的生活都甜起来。”

2024-04-01 □ 李海军 1 1 濮阳日报 c138156.html 1 母亲的存钱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