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欣欣)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支撑。2023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20万千瓦,出动大中型拖拉机1.6万余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1.1万余台,配套农机具18.6万余台(套)。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15%,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
“与农业强市建设要求相比,我市农机化发展还存在应急化服务不足、农机调度信息化程度低等不少短板。”4月7日,市农机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农机发展中心将从以下方面推动工作开展:一是切实加快“一中心一平台”(省农机信息化平台,新时代农事服务中心与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建设;二是精心组织关键农时机械化生产;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四是持续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五是注重推广农机新技术新装备。
围绕农机化发展目标,今年我市农机重点工作将以提升农机调度、应急救灾、粮食烘干能力和“平安农机”创建为重点,全力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94%以上。在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