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华龙区第二中学通过葫芦文化融合创新劳动实践,推动五育全面发展,实现劳动教育创新突破。这种劳动实践根植了“劳动创造幸福”理念,融合了思想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担当教育、感恩教育,提升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个性发展和健康水平,为学生长大后能够崇尚劳动、投身劳动、创造性劳动打下良好基础。目前,该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
“探究葫芦文化”特色课程
学校建设新生活教育“同心圆”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基地包括葫芦园和蔬菜园。每班种一种葫芦,并经营一个小蔬菜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葫芦成长时会非常开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学校在每个年级开设劳动综合实践课。学校聘请葫芦种植辅导员,指导学生参与蔬菜和葫芦的种植、管理、采摘、艺术加工和欣赏。美术课和劳动实践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以葫芦为素材进行手工制作和艺术创造。每年夏秋两季,学校开展蔬菜和葫芦采摘节活动,让学生品尝劳动成果。学校还编印了校本课程《蔬菜与葫芦的种植、加工与欣赏》,全面介绍各种蔬菜、葫芦的知识。
学校深入挖掘葫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葫芦为切入点,与多学科捆绑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微型社会的窗口,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源动力。
加强理论学习培训,增强劳动实践的前瞻性研究。劳动教育课题组组织成员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聘请专家引领指导,并根据专家组评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聘请市葫芦文化艺术研究会创始会长曹继秋为“研习顾问”,现任会长葛广乾为“研习辅导员”。
建立劳动教育联盟,共同开拓劳动教育。学校与市油田第五中学、市油田第十八中学结成劳动教育联盟,共同开拓劳动教育的新境界。学校还组织课题组部分成员分别到山东省聊城市、范县和濮阳市书画院参观考察葫芦种植和装饰工艺展览,学习葫芦种植技术和装饰工艺。
建设精品葫芦展藏室,扩大劳动实践的影响力。每年葫芦采摘节期间,教师启发学生挑选具有美学特点的葫芦进行收藏展览。收藏葫芦和葫芦工艺品1000多个。在操场建成展示作品橱窗5个,展示学生作品200多个。
编印《蔬菜种植与制作》《葫芦种植技术和装饰工艺》校本读本。课程包括葫芦和葫芦文化简介、葫芦种植技术、葫芦装饰工艺和学校葫芦种植与装饰实践活动四部分。读本深化学生对葫芦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创建“学科+社团劳动”教育模式。学校为七、八年级学生每周开设劳动课,学生们参与葫芦种植和装饰工艺劳动。同时,成立12个劳动社团,如葫芦、厨艺等,让学生既参与集体劳动,又发展个人兴趣。学生种植葫芦、蔬菜,搜集整理葫芦故事和诗词,并创作葫芦诗词。
拟订劳动教育课题计划,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会议,由负责教师确定每阶段的课题研究重点,由全体成员商讨本阶段具体的研究工作,落实各小组阶段研究任务并形成电子文本材料。
劳动教育成果显著
2023年,学校先后21次受到省、市、区教育部门表彰和奖励;有近200人受到省、市、区教育部门表彰。学校获评华龙区唯一的市级五育并举实验学校,其劳动实践研究对推进华龙区及濮阳市的五育并举有积极影响。学校的“同心圆”劳动实践基地被评为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被市葫芦文化艺术研究会吸纳为研习基地。学校的《葫芦种植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荣获濮阳市第三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课题组组长张陆英获优秀辅导员。
通讯员 张陆英 赵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