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开封市万岁山武侠城景区一档名为“王婆说媒”的实景表演节目在网络迅速走红,全国各地游客浩浩荡荡向开封集结。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开封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94%。
一个人何以带火一座城?3月29日,在清丰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赵勋强的安排部署下,县政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段成文一行赴开封市开展为期2天的实地调研。
现象特点
突然走红。“王婆说媒”节目于2023年3月创办,每次表演十几分钟,运营一年多的时间,一直不温不火。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18日,一名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医学研究生,因为高颜值和好身材,在“王婆说媒”舞台上大方展示自己时,受到围观游客的欢迎。当天,“王婆说媒迎来高颜值小伙”让该节目登上热搜,自此“王婆说媒”逐步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
场面白热。为近距离感受“王婆说媒”现象的火热,调研组当天8点进入景区时,“王婆说媒”舞台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据景区工作人员称,近期单日客流量飙升至6万,是此前的10倍,网上的关注热情更是“来势汹汹”。3月15日,“开封王婆”抖音账号粉丝为21.83万,而这个数据在20天后的4月5日增长到了635.3万,抖音平台“王婆说媒”的话题播放量更是达到77.8亿次,而同期出圈的“天水麻辣烫”的话题播放量为37亿次。
内心斑斓。与其说“王婆说媒”是一档实景式相亲栏目,不如说是一个沉浸式互动游戏。调研组通过现场了解,发现除了部分游客以相亲为目的,其他游客心理各不相同,有的是为“蹭流量”,有的是为“博眼球”,更多的则是以“观众”身份来到现场,甚至全家出动,把“王婆说媒”舞台当作一个“打卡”目的地,共赴一场“网络盛事”。
现象分析
“王婆说媒”在爆火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成长的烦恼”,但汹涌澎湃的人流把八朝古都开封再次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如下:
一是燃爆了“一个点”。“王婆说媒”节目开办一年来,在万岁山景区表现平平,正是3月18日那场下里巴人的王婆与名牌大学“小鲜肉”的面对面交流,现场形成了鲜明的视觉碰撞,加之男嘉宾“高颜值”“高学历”的标签,很快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围观”,成为“王婆说媒”火爆出圈的燃爆点。随后,人民日报官微发文正面评价“王婆说媒”节目,为其燃爆出圈又添了一把柴。
二是用对了“一个人”。淄博、哈尔滨和天水是一个城市形象的IP出圈,而“开封王婆”则是建立在个人IP基础上的出圈。公开资料显示,“王婆”扮演者名为赵梅,河南洛阳人,今年61岁。在爆火之前,她本就是开封万岁山武侠城的一名特型演员,至今已经扮演了6年“王婆”。凭借其出众的口才与表演功力,将传统媒婆形象赋予现代感,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其个性的主持风格和过硬的控场能力,为“王婆说媒”出圈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是迎合了“一颗心”。无论是淄博的烧烤,还是洛阳的汉服,乃至贵州的村BA,出圈的背后都是年轻人的奋力托举。年轻人思想活跃、热情奔放,身上“自带流量”,年轻人向哪里集中,流量就向哪里涌动。“王婆说媒”以年轻人关注的“脱单”为主题,不仅提供了轻松愉悦的观赏体验,更迎合了当下年轻人新颖、趣味婚恋模式的心理,相亲大旗在社交平台立稳后,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奔赴开封。
四是用活了“一张网”。网络社交平台具有经济实用、快速高效、实时互动等特点,可以突破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王婆说媒”节目现场,用于直播的三脚架、自拍杆等各种设备密密麻麻,喊麦声、呼唤声此起彼伏,调研组随机走访一位直播女士,其表示排队三天才找到一处相对理想的拍摄位置,该女士来自安徽省黄山市。各种社交平台的网络直播和转载,为“王婆说媒”出圈持续推波助澜,不断推高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为我所用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张清丰纪念日,清丰县已连续举办五届纪念活动。为扩大活动影响,力争出彩出圈,借鉴“王婆出圈”现象,有以下思考与建议:
擦亮招牌,让名流大咖引流。2009年7月,中国民协命名清丰县为“中国孝道之乡”,同时决定在清丰成立“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并颁发了牌匾,但这一机构至今未被有效利用。建议加大对这一国家级孝道文化平台和品牌的宣传力度,尽快启动“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并邀请大学教授、民间知名人士,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的重量级大V,积极参与“张清丰纪念日”各种研讨、庆典、评比等活动,让“清丰”通过名流人士网络社交平台迅速走进更多人群的视野,从而增加制造“燃爆点”的概率。同时,以“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名义探索成立“中国孝善积福基金”,面向全国各大中小企业募集捐款,为企业冠名“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单位”“中国孝道文化研究中心推荐产品”等称号,增加“清丰县”上镜率,同时实现品牌变现。
提升品质,让打卡热地吸睛。在中华孝道文化园设置孝贤人物百米浮雕碑廊,将清丰历史上的104位孝贤打造为“百孝展”,镌刻各个历史时期感人至深的孝贤故事。将孝文化博物馆打造为该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之后的第二“吸睛地”,收集全国知名孝子刘秀祥以及本地孝子李冰等的孝老助老用品,丰富博物馆布展内涵。重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探索互动体验模式,采用VR技术、4D沉浸式体验技术将二十四孝故事展现在博物馆中,同时将张清丰故事编演为沉浸式剧场,运用科技手段,加入人工NPC的互动,将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多样,增加项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使之成为周边地区游客竞相打卡的目的地。
联合高校,让互动体验赋能。积极对接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医专等院校,面向大学生群体,联合开展“你‘孝’起来真好看”评选活动,为传统文化盛典引入青春力量。同步组织“大学生抖音赛”活动,按照网络平台点赞量和转发量的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放金质、银质、铜质“张清丰像”;设计“说出你的爱”活动,为父母录音表白亲情;融入自助打烧饼、编草帽等“为父母献孝心”的沉浸式体验活动;举办感恩塔摄影赛,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总之,通过融入各种沉浸式体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让纪念活动提档升级。
突出特色,让文创产品添彩。立足消费升级大背景,加大孝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定制“清丰亭”造型雪糕,设计“张清丰”卡通冰箱贴、挂历、台历、手机壳、抱枕等文化创意衍生品,制作“清丰二十四孝”麦秆画,网销“第一炉”寿字烧饼,编演《孝乡千古情》《爹不开口我不娘嫁》等演出剧目,不断激活文的“基因”、深耕创的“特色”,依托清丰本地孝文化典故,研发系列文创产品,丰富“传孝”路径,让纪念活动“潮”起来。
常抓长用,让氛围基调长存。将新修的广场、道路、停车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以体现“孝道文化”的名称命名,标注崇孝向善的城市特质;统筹利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利用路口拐角、小区侧翼等边角地块,以二十四孝为主题建设系列“口袋公园”;农村参照城关镇葛营村村史馆做法,在丰富本村村史素材的同时,由乡镇组织每村根据人口多少每年至少评出1至3名孝老子女,将其事迹陈列入馆,打造各具特点、星罗棋布的孝道文化微景观、微阵地。另外,在纪念活动结束后,依托2000亩孝道文化园小河流水、蓝天古塔和绿草如茵的自然景观,联合园区内酒店,结合当下年轻人推崇汉服的热点,常年开展祝寿活动、金婚庆典、18岁成人礼等孝老主题活动,使群众提起寿宴就能想到中华孝道文化园,以特色品牌提升孝道清丰影响力。
段成文/撰写 李振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