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优化岗位循环流动机制 让“富余”人员成为创效生产力

“现在的工资比之前多了不少。”3月20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的一线员工张磊向记者说道。一年前,张磊还是该公司机关的一名员工,响应公司号召向一线岗位流动后,张磊的工资有了显著提升。

采访中记者得知,张磊仅仅是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推进盘活人力资源的一个例子。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完善国内外、主业辅业、后勤一线之间的循环流动机制,鼓励并引导员工向高效市场、创效单元、生产一线聚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盘活人力资源 聚焦生产一线

3月19日,柳德明来到了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与中原油田合作开发的三春集油田,心中充满喜悦。干了20余年钻井工的他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一名采油工。曾经,柳德明是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的一名司钻。因为年纪较大且身体原因,柳德明已经难以适应钻井工的工作。在该公司的“人才池”待了近3个月后,他开始学习采油工的知识。

“采油工的劳动强度较轻。”柳德明坦言,在得知公司与中原油田合作开发的三春集油田急需一批采油工人后,柳德明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学习、考证等一系列流程,他如愿成为一名合格的采油工。和柳德明有相同经历的工人还有很多,近年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坚持成建制、规模化输出,进一步稳固了江西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国家管网天津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市场,实现了“管理+技术”劳务合作新模式。

“我们努力实现这种新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员工老龄化不易盘活等问题。”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人力资源部经理肖汉忠介绍,公司的业务种类十分丰富,只要找准人才需求端,做足做精人才供给侧,就能做到人岗匹配,实现经验丰富的员工向一线岗位再就业。

盘活人力资源 聚焦高效市场

老龄化员工努力实现人岗匹配,而对于青年员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同样高度重视,公司持续鼓励引导青年员工向高效市场聚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市场是我们的主要高效市场,以去年为例,我们累计为海外市场输出人才超过230人次。”肖汉忠介绍,高效市场是青年员工实现价值的主战场。肖汉忠所言不虚,林利飞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林利飞入职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后,主动申请去该公司非洲市场工作,凭借良好的英语基础,林利飞在非洲市场快速成长,在公司的悉心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熟练掌握不同地层施工特点,钻井技术突飞猛进。现在的他,已经成了该公司海外市场的带班队长之一。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像林利飞这样的年轻员工不在少数,有的是新入职的大学生,有的是年轻的技术骨干,他们都通过公司的培训和自身的努力成了高效市场的重要成员。

为了聚焦高效市场,该公司还加强海外“人才池”建设,针对海外工程师、机械师、电气师人才紧缺实际,公司优选学员按照“院校+厂家”的方式,实施“回炉锻造”计划,持续提高人员储备质量。同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和公司举办的项目经理、平台经理培训班等,不断赋能海外人力资源发展。

盘活人力资源 聚焦创效单元

近年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坚持“自己能干的活自己干”,重点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因患脑血栓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待岗在家的王海峰,每月只能领取部分基本生活费。在得知公司将部分食堂业务承揽后,他主动参加转岗培训,现已在食堂从事炊事员工作半年有余。

“我们的部分后勤生活服务岗位之前是由承包商承揽的,现在我们鼓励让部分老弱等不适应一线的人员去干。”肖汉忠介绍,这样不仅可以为公司创造效益,还有利于部分员工深挖自我价值。

据介绍,“外委转自营”的项目主要是生活服务、钻后治理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务型项目。今年,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还加强了外委业务的梳理盘点,结合需要盘活的人员,将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安全风险较低的劳务型外委项目作为重点,实现公司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

本报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魏园军 尹艳旸

2024-04-16 1 1 濮阳日报 c138865.html 1 优化岗位循环流动机制 让“富余”人员成为创效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