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我市开展打击治理“创业培训”骗局问题专项行动

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参加创业培训要擦亮眼莫受骗

本报讯(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刘慧超) 记者4月10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规范创业培训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创业者合法权益,我市近日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打击治理“创业培训”骗局问题专项行动。

市市场监管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协助下,获取了《濮阳市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及专业(项目)确定结果公示名单》《濮阳市新增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及专业名单》。通过线上逐个核查,发现67家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中,有“创业培训”类网站的11家,有短视频平台账号的41家,有微信公众号的21家。市市场监管局将67家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名单及时下发至各县(区)局,由各县(区)局联合网信、人社、教育部门开展集中排查,重点对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虚构教师资格、虚构好评率、虚构奖学金信息、虚假接单信息、虚构价格、虚假高薪承诺等突出问题进行排查,督促经营者切实加强广告和信息发布的内部审核,确保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具备提供合格创业培训服务的能力。

同时,围绕创业培训4类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对67家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短视频平台账号、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全面监测。监测中增加了“短视频制作教学”“账号操盘”“免费试听”等违法行为监测关键字,共发现涉嫌“创业培训”骗局的违法线索11条。其中:涉嫌“高收益、免学费”等夸张宣传和付费加盟违法行为线索2条;涉嫌培训机构资质低、资质浅,甚至不具备资质开展高级别培训线索9条。经线下核查,7条线索不予立案,另外4条线索正在核查中。

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一些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利用劳动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长的心理,以“免学费”“高收益”“培训周期短”等宣传内容为诱饵,用“假培训、真骗钱”的套路,侵犯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破坏促进就业创业大局。广大市民在参加创业培训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化创业培训广告,要保持理性判断,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轻信“创业不赚钱可全额退款”等不切实际的宣传,不要相信“7天学会、月入10 万、零门槛零基础”“高收益、免学费”等广告内容,不要抱着以小博大、无本万利的侥幸心理参加创业培训,以免落入骗局。培训前,应尽量以书面合同的方式明确创业培训服务的具体内容,切忌图方便以口头形式约定,同时要留存好转账记录、书面合同等证据材料,以便应对潜在的风险。在进行创业培训交易时,要重点注意留存聊天记录、转账信息、培训合同等证据,如果遇到“假培训、真骗钱”套路,应在搜集保存相关证据后,果断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4-16 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参加创业培训要擦亮眼莫受骗 1 1 濮阳日报 c138869.html 1 我市开展打击治理“创业培训”骗局问题专项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