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专刊·学生园地

赏四季春之景 悟诗词春之情

华龙区第一中学八(6)班 何闪闪

自古以来,人们对春的执念都远高于其他三个季节。我认为此现象之根源,可追溯至自然万物之变迁。相比于夏景,春景多了内敛和温柔;相比于秋景,春景多了喜悦和活力;相比于冬景,春景多了生机和温暖。春是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化身,懂得了这个,倒也不难理解古代先贤为何要大费笔墨去描绘春,去融情于春了。

王安石笔下的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徐徐春风啊!一阵又一阵地吹,将大江南岸都吹绿了,一片生机勃勃。这天上的月亮啊!你什么时候照着我还家呢?王安石把“春风”“江南岸”“明月”几种平常的春天景物巧妙融入了自己的思乡情,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此时的春是“救赎”,是对漂泊异乡者的安慰与陪伴。

唐伯虎笔下的春是“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唐寅以春雨打梨花,梨花纷纷散落来暗含时间如流水逝去,青春如落花随水。其中有着诗人对虚度青春的惋惜与后悔,这时的春看似是“颓废”实则是“勉励”。四季的春天是那么美好,人生的“春”是那么精彩,万不可虚度。

而在崔护笔下,春又是另一副模样。“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崔护用“笑春风”的欣然去写一见钟情转瞬即逝的悲哀,我想崔护的爱恋可能早已随落花碾作春泥,滋养了桃树。而桃花的朵朵开放又何尝不是崔护的释然,“物是人非”本来就是世间常有的,又何必一直执着。桃花笑春风,你我都不必悲观,虽有物是人非,但也有不期而遇。

春在诗人笔下千姿百态,我们不能判断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春,但仔细想想,春只有一个,而一万个人中,就有一万个春景,就有一万个春情。不管是王安石,唐伯虎还是崔护,所看之景不同,所抒之情也有所不同。关于春的诗词是那么多,为何不去看看呢?说不定会与先贤有一场相隔百年的心灵碰撞。

去行动吧!去赏四季春之景,悟诗词春之情。

辅导老师 马金磊

2024-04-16 1 1 濮阳日报 c138932.html 1 赏四季春之景 悟诗词春之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