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红领巾『粉墨』进社区 戏曲魅力得传承

市第六中学 崔秀荣 刘林华

市第六中学“非遗类红领巾小社团进社区开展社会化活动”开展以来,我作为“粉墨芳华”戏曲社团的辅导员,在此项活动中,深深地感受到让红领巾小社团走进社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魅力。

戏曲社团以以豫剧为主。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是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是黄河文化的灵韵、神州戏曲的瑰宝、民俗艺术景观中的彩虹。而豫剧学习,是有效实现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青少年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为了扎实开展红领巾戏曲社团进社区的活动效果,我做了以下努力。

社团活动 重点提高育头雁

我们通过社团授课,在学唱、鉴赏、普及戏曲常识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表演能力强、兴趣浓厚的学生,这些学生组成了戏曲社团。有了在音乐课堂上的知识积累之后,再由音乐教师利用社团训练进行巩固提高,这批孩子很快在班级崭露头角,他们不但成为班级戏曲课堂上的领头雁,也成为社团展演中的佼佼者。

邀请专家 精细指导提质量

在社团活动中,除了由本校音乐教师指导外,还实行“结对子”指导工程,特邀市文化局杨飞导演和豫剧团杨小红老师定期来学校做精细指导。杨飞导演从舞蹈的角度对社团节目进行的灵活调度,杨小红老师从戏曲神韵和手、眼、身、法、步等方面进行的戏曲专业指导,使社团的节目有了质的提高,也让社团的学生更加热爱戏曲、热爱表演。

创新曲目 社区展演被肯定

社区展演是戏曲社团开展社会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队员提升荣誉感,提高艺术鉴赏力、表现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戏曲社团的节目展演,除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要做到创新,根据“非遗类红领巾小社团进社区开展社会化活动”的要求,我创新编排了社团节目。例如:古诗词社团古韵飘香的《木兰诗》吟诵、歌舞社团儿童歌曲《花木兰》表演和戏曲社团铿锵有力的“刘大哥讲话”有机融合、张弛有度,既有现代流行歌舞,又有经典戏曲、诗词。如此接地气的节目,深受社区居民的喜欢,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总之,扎实开展“非遗类红领巾小社团进社区开展社会化活动”,深化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内涵,构建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为统揽,我一直在努力!

2024-04-23 市第六中学 崔秀荣 刘林华 1 1 濮阳日报 c139282.html 1 红领巾『粉墨』进社区 戏曲魅力得传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