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在心血管内科的协助下,为一名74岁高龄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心脏临时起搏器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防止颈动脉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闭塞、梗塞及心跳骤停,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术后3天,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张某,男性,74岁,主诉一年前出现头部不适,2个月内昏倒3次,因病情加重到市人民医院介入科门诊就诊。张某入院后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彩超显示患者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头颈CTA提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大于80%,且长度大于2厘米。经过进一步评估,认为患者颈动脉狭窄严重,狭窄病变位置与其临床症状存在直接关系。
据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王东林介绍,考虑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且其中存在着不稳定斑块,若贸然进行手术,可能导致斑块脱落,造成患者脑栓塞。高度狭窄的颈动脉进行球囊预扩时,会刺激颈动脉窦,可能致心跳骤停;颈内动脉扩张后,可能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引起死亡率很高的脑出血。患者术前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9次/分,经多学科会诊(MDT)评估,该患者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可能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风险。为确保患者围手术期生命安全,建议术前先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再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并排除手术相关禁忌症后,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针对该病例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制订了精细的手术方案。手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陈雪斌、副主任医师王瑾团队用时不超10分钟,成功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设定起搏心率60次/分。介入科主任王东林团队将“保护伞”装置置于患者颈内动脉远端,给予扩张球囊,对患者狭窄处颈动脉进行扩张。当球囊扩张时,患者心率一过性降至41次/分,预置的临时起搏器立即自行启动,将心率升至62次/分,再将支架置入狭窄段,撤除“保护伞”,顺利完成手术。造影提示患者颈动脉狭窄处明显增宽,远端颅内供血明显改善。术中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且未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情况,术后3天顺利出院。(市人民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