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原油田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张国伟 郭宏雷) 今年以来,中原油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光伏、余热、光热等新能源综合利用,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走出了一条以新质生产力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新路子。

5月13日,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濮一中转站北区光伏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光伏支架及组件,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场地北侧已安装完毕的五排光伏阵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与不远处的抽油机组成一幅油区新图景。“该项目采用撬装模块化独立基础设计,是一座可移动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9兆瓦,年可发电量220万千瓦时,建成后通过油田电网为油井生产提供绿电(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现场负责人、中原油田热力分公司新能源项目部经理张军峰介绍。为方便场地地面油井作业、维修,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特点,设计可移动式“工”字形基础支墩,可根据油气生产需要进行吊装、运输、安装和移运。

中原油田热力分公司针对油田坑洼水地、混凝土房顶、井场等不同建设场景,创新应用大容量组件、大子阵高容配比等新技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建成具有油田特色的光伏井场、办公区、中转站,同时将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由1兆瓦提升至1.2兆瓦。应用自主研发的“含油采出水余热换热系统”专利技术及光伏、热泵耦合技术,探索“余热+光伏”多能互补模式。自主设计建造光热+蓄热+谷电技术路线的“光电蓄”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通过集热装置将太阳辐射能聚焦后转化为热能,加热井口来液,替代传统井口天然气加热炉或电加热设备,实现绿色能源的高效应用。截至目前,中原油田已建成光伏电站110座,余热、光热综合利用项目3个,光伏装机容量69兆瓦,年发电能力8000万千瓦时,年绿色热能生产能力7万吉焦,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初步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下一步,中原油田将加快推进30兆瓦光伏及油库、文一、文三中转站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年生产绿电1.2亿千瓦时、绿色热能26万吉焦,同时开展内蒙古拐子湖风光储燃微电网项目试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油田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原油田新能源高级专家齐兰涛表示。

2024-05-14 中原油田 1 1 濮阳日报 c140235.html 1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