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成长——濮麦115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播入地下的濮麦115,很快生根发芽。2023年12月中旬,濮阳迎来罕见低温天气。因关注濮麦115长势,记者赶到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只见科研人员为濮麦115覆盖了地膜。透过地膜,可以看到濮麦115青绿的麦苗。因为种植时间较晚,濮麦115麦苗看起来不大,但油油的绿意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冰天雪地中更显珍贵。
程星表示,自濮麦115播种后,市农林科学院针对“太空育种”试验,有针对性地制订试验方案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了地膜覆盖,以保温保墒,促其尽快生长发育,赶上正常播期的小麦生长速度。建立育种台账,由科技人员按时对生长发育情况、地表温度湿度进行记录记载。同时配合近红外仪器,分析其各项理化指标,确保了濮麦115茁壮成长。“我们就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呵护濮麦115,毕竟它凝聚了我们十多年的心血。”程星说。
成熟——濮麦115各项指标优秀
麦收时节,濮麦115咋样了?5月31日,记者再次赶到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看望”濮麦115。
记者看到,虽然较其他麦种播种晚了近一个月,但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濮麦115迎来了收获期,麦穗金黄。
仔细观察,濮麦115的麦穗比其他麦种大了不少,甚至大过记者前几天见过的郑麦1860。麦秆短而粗壮,证明其有着不错的抗倒性。程星介绍,前段时间恰逢大风天气,基地内倒了8根电线杆,但濮麦115没有出现任何倒伏。扯下一束麦穗用手一揉,只见麦粒饱满白皙。虽然麦穗已熟,但麦秆还泛着绿,说明濮麦115结实性好,根系和叶片活力强,目前还在为麦穗持续提供营养。
濮阳115的具体变异情况,现在还无法确定。程星表示,今年他们将对濮麦115进行“全收”,然后按照每亩5到6斤的数量进行“稀播”,促进每一个变异充分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一些种子存入冷库,第二年、第三年继续播种,以起到更好的试验效果。
一粒良种形成的艰辛,从濮麦115的身上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