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冰洁 白国华 通讯员 管志宽)6月5日下午,在南乐县千口镇枣科村刚刚收割完的一块麦田里,村民李国恩、李进府在忙着运送粮食,李建仓、李庆宽在忙着播种玉米。在外人看来,这肯定是一家人最为正常的“三夏”田间劳作场景。其实不然,他们四人只是较好的邻居关系。
“我的爱人常年因腰痛不能下地干重活,孩子又远在西安工作回不来,这二十多亩地在麦收时我一个人真是顾不过来,以前都是忙到天黑。他们三家也都是缺少劳动力,自从我们四家人组成‘好邻居互助团’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每天都是早早收工。”李国恩高兴地对记者说。
该村村委委员柴永利的爱人平时在北京务工,以前麦收时回来一次来回就得一个星期,还得向公司请假,不但减少了务工收入,而且增加了路费支出。现在有了“好邻居互助团”,家里的农活儿轻轻松松就能做完了。
近年来,千口镇党委、镇政府把树立农村社会新风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广大基层群众中倡导“文明友善、团结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很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虽说现在交通便利,但遇到农忙时节返回家中必然影响务工收入。在这种新型社会风尚的引领下,群众自发组成了“好邻居互助团”,大家齐心协力、有说有笑地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各家各户的农业机械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既促进了群众邻里关系,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探讨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新路径,加快农业合作社建设步伐,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由‘单人硬撑干’到‘组团轻松干’。”千口镇党委书记吴静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