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今年“三夏”,南乐县千口镇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巾帼标兵队、代表委员示范队和青年先锋队,走进田间地头帮农民收麦、播种,大大提升了麦收速度。各县区、各乡镇若能像鲁河镇、千口镇一样,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无疑会更好地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从“单一化”到“一体化”:拉长粮食产业链,让农民既丰收又增收
5月24日上午,河南省2024年优质小麦郑麦1860种粮加一体化产业技术示范濮阳现场观摩会在我市举行。许为钢院士在讲话中特别强调,除了要有良种、良田、良技,还要提升粮食的附加值,通过种植、生产、加工一体化,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只有这样,粮食种植才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事实上,我市不少县区、乡镇,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拉长农业产业链的有益尝试。今年麦收期间,记者在南乐县近德固乡采访时,该乡号召农民在田地里种植不打农药、不上化肥的绿色有机小麦,由专业合作社按每斤3元的价格从种植户手里收购,然后再加工成面粉、制作成面条,销路很不错。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6月9日,记者在濮阳市非遗产品拍卖会上看到,南乐县濮花手工空心挂面,使用本地的优质小麦,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进行产品包装后,附加值大大提升,一盒挂面卖60元,吸引了不少人购买。
正如许为钢院士所说,濮阳小麦种植面积在全省不算大,但质量和产量都很突出。那么,如何在质量和产量都不错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呢?实事求是地说,在粮食深加工、赋予农产品更高附加值方面,我市目前还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缺乏在全省、全国都有名气的粮食深加工龙头企业。若能像南乐县生物基那样将玉米秸秆产业链进行延伸,我市必将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