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工业园区新闻

立德铸魂 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以来濮阳工业园区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精神触动灵魂,赋予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濮阳工业园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思想武装、突出求实求效、突出结果导向、突出统筹谋划、突出长效机制,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区党工委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今年以来,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进行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夜校大课堂,累计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150余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精心筹备,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深入机关单位、企业车间、各村及学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创新理论等宣传活动120余场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凝聚了思想、汇聚了力量、提振了士气,达到了激励全区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目的。

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开展各类专业化宣讲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开展“红色故事会”“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印发《濮阳工业园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加强社会公德、文明素养培育,在各行各业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实践,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文明风尚。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弘扬文明新风行动,深入推进《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濮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宣传践行,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行动。

不断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工业园区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调整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濮阳工业园区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责任分工和考核办法,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确保文明实践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园区还不断建立完善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长效工作机制,为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注重选拔和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工作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文明实践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加强阵地建设。目前,工业园区已建成投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昌湖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率100%,具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发起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同时,制定完善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制度、志愿者服务规范、招募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嘉许回馈制度等,并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定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了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更好服务群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台配备了饮水机、棋牌、雨伞、老花镜等,开辟了休息阅读区、会议室,切实做到让群众就近就便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强化示范作用。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以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尤其在防汛期间,园区广大志愿者听从指挥,积极行动,迅速下沉一线,加强值班值守,通过志愿者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带动了群众参与热情,提升了志愿服务能力水平,为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发挥实践中心平台作用,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五星”支部创建统筹推进,深化移风易俗,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着力点,大力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的不良习俗,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和婚俗改革,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2023年的创建工作中,工业园区23个行政村均已达到“文明幸福星”标准,其中,西七保寨村、李信村、大口寨村、柴村、新城寨村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村庄综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被评为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精准培育实施。积极打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能够更好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提供菜单式、精准化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深入开展《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濮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宣传活动8场;举办“学报告、强引领”“学条例、树新风”“学精神、续血脉”“学雷锋、讲奉献”“学先进、争一流”等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6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平台、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扎实开展活动。为培育和践行主流价值观,在传统节日、重要节点临近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发起点,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理论宣讲、百姓故事会等活动。通过邀请讲师和模范代表,围绕党的政策理论、优秀传统文化等,采取会议座谈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良好家风家训和移风易俗相关知识,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引导大家坚持绿色低碳生活习惯。今年以来,开展理论宣讲、文明餐桌、文明交通、卫生环保、科学普及、救危扶困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2024-06-14 ——今年以来濮阳工业园区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42254.html 1 立德铸魂 凝聚奋进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