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南乐县

创新机制聚合力 多元解纷破难题

本报讯 今年以来,南乐县牢固树立“源头治源、底线筑底”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深耕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沃土,认真探索矛盾纠纷“更优解”,构建了多元解纷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平安建设工作质效。

源头治理、预防为先,止矛盾于未发。一是前移防范关口。该县建立“三员三队+N”队伍201支,选配专职兼职调解员366名、网格员342名,实现矛调组织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及时掌握异常动态、隐患苗头等,第一时间将风险隐患化解在当地。组织开展专题培训4期,不断提升网格员排查上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推动矛盾纠纷前置防范,提升治理效能。二是做实预警排查。各乡(镇、办)、县直各单位每月,各村(社区)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排查发现、直接受理、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化解时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析预警,对重大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等疑难事项进行会商研判,协商出具处理意见,确保风险发现在苗头、隐患化解在萌芽、矛盾处置在前端。截至目前,该县共排查化解上报各类矛盾纠纷2343件,化解2331件,化解成功率99.49%。三是注重法治宣传。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利用仓颉庙会、面人会等人流密集时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对婚姻家庭、情感、邻里、民间借贷等多发易发矛盾纠纷进行现场“教学”,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截至目前,该县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6.8万份、宣传品2.3万件。

多元共治、前端化解,化纠纷于萌芽。一是化解主体多元。该县制订印发《关于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成立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明确各乡(镇、办)、县直有关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特别是村(社区)“两委”班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资源共享、共解难题的联动工作机制,全面筑牢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该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70件,处置化解率61.06%。二是解纷机制多样。依托县综治中心挂牌成立县矛调中心,聘请县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县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公检法司退休老干部为品牌调解员,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服务,织密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全县322个行政村、20个社区均配备专兼职调解员,实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针对日常涉及较突出的矛盾纠纷,成立土地、家事、道路、医疗、物业5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完善土地争议、婚姻家庭等纠纷联调联动机制。三是调解资源丰富。完善部门协同化解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分类排查梳理、分流调处化解、分级递进解决,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及时受理调处解决;涉及多部门的,按照协调联动制度开展调解;对跨地区、跨行业或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提请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联动化解。通过部门联动,综合运用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方式,及时化解和有效管控各类矛盾风险,最大限度发挥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作用。

凝聚合力、把控关口,解纠纷于诉内。一是“全领域”诉前解纷。该县优化整合行政、司法、信访、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资源,由县司法局主导在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心成立对接中心,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化解无缝衔接,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等部门明确专人对接、调解范围,定期移交矛盾纠纷,建立完善访调、诉调、警调、检调、证调、仲调、援调“七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解决。截至目前,该县诉前调解案件2644件,调解成功1288件,成功率48.71%。二是“全链条”破解疑难问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简单的矛盾纠纷,矛调员、网格员现场处置;日常涉及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经村级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填写移送单并附带本级调处意见移送至上一级,逐级化解、逐级移送,全面压实镇村责任;复杂疑难问题,由县领导接访日当面沟通解决;涉及部门较多且较为复杂的问题楼盘等重点信访案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现场会商研判、攻坚化解。截至目前,该县召开重点案件研判会、协调会19次,研判风险问题20项,实现由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三是“全过程”督导落实。成立平安建设重点工作督导组8个,建立日常督导通报工作制度,对各乡(镇、办)、县直有关单位开展实地督导、考核。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督导53次,下发通报13期,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就地化解。

(马豪杰 王芋岩)

2024-07-10 南乐县 1 1 濮阳日报 c143525.html 1 创新机制聚合力 多元解纷破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