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努力走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 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综述

7月3日,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大型豫剧现代戏《柿树·柿子》,在市工人文化宫首次开演,给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

7月7日,豫见齐鲁·山河有约——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山东)推广周活动在聊城市万达广场举行。华夏龙都与江北水城携手文旅发展,向着全方位区域合作再迈进一步。

…………

进入7月,我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广大游客不断走进濮阳、关注濮阳、了解濮阳,感受龙都濮阳的美景和活力。

热度的背后,充分彰显了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旅游强市建设的信心决心和生动实践。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99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1.7亿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96.2%、113.2%。2024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846.09万人次,旅游收入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4%、48.1%。

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高水平统筹谋划布局,扎实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战略引领、项目带动、业态优化、消费升级,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濮阳品牌,高质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文化主线,开展“濮阳八景”评选,文旅文创“濮阳模式”出圈出彩

夜幕降临,走进濮水小镇,无数游客在景区品美食、听戏曲、看演出,兴致勃勃地感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灯光秀流光溢彩、光影斑驳,夜景、夜娱、夜购等丰富多彩的“夜经济”,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在濮阳县挥公园,祭拜张姓始祖张挥,参观庄严肃穆的舜帝宫,感受濮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濮阳县以创建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着力将文化同脉、地缘相连、业态互补的濮水小镇、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挥公园联袂打造成龙挥金堤旅游度假区,并成功创建“河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

而这都得益于“濮阳八景”的评选。

我市以小切口撬动大文旅,创新开展“濮阳八景”评选活动,荐景、建景、活景、推介“四轮”同步驱动、同向发力——

以评促建,推动景区质量提升;以评促活,提振文旅消费;以评促游,聚客引流促进旅游市场升温;以评促宣,提高濮阳文旅美誉度影响力;以评促转,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以评促融,持续优化文旅发展生态,以特色实践打造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濮阳模式”。

“龙挥金堤”“平原欲晓”等18处景观对外发布,围绕龙文化、杂技文化等打造了7条特色旅游线路,濮阳入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字”省级精品旅游线路。水秀杂技文化产业园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龙挥金堤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仓颉陵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

省委政研室《调查研究》刊载了我市文旅文创典型案例——《以“八景”评选特色实践 激活文旅文创“一池春水”》。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作出批示:“濮阳市以八景评选为切入点,统筹文旅项目建设、宣传推介、新业态培育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对濮阳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坚持“项目为王”,推进项目建设,文旅产业提振升级

项目建设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市聚集文旅特色资源优势,建立文旅文创项目工作台账,谋划新项目39个,总投资56.17亿元;在建项目13个,总投资28.4亿元。

如今,在濮阳,一个个“文旅之花”不断绽放——

以展现龙文化为主题的华夏神木博物馆建成开馆,体现杂技文化新特点的杂技主题公园建成开园,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展示城市形象的市博物馆完成提升改造,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仓颉文化博物馆完成数字化改造提升。

南乐文庙学宫仿古建筑群二期、华龙区濮东体育公园、濮东健身步道(骑行道)顺利竣工。南乐大运河文化公园、体校综合训练馆项目竣工在即。

范县颜村铺革命旧址改造、清丰县花开州头田园综合体等项目顺利推进。濮阳干城遗址成功发掘,获评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文旅+”,旅游供给扩量提质

发展工业旅游,中原油田展览馆建成开馆,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量超12万人次。工业设计创意中心由中原油田旧仓库改建而成,成为城市会客厅新地标。

发展农业旅游,把农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增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3家、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5家、省级休闲观光园区2家、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4A级景区1家。2个康养旅游示范村获得中央和省财政衔接资金1600万元。

发展研学旅游,成功打造了华夏神木博物馆、濮水小镇、东之圣研学基地等12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探寻英雄足迹 重温红色岁月”“我为黄河环保当护卫 我为家乡发展当参谋”等课程被评为沿黄九省(区)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下转第三版)

2024-07-12 本报记者 王莹 —— 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43621.html 1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努力走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