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杨金贯 李萌) 7月8日,位于台前县凤台街道刘奎斋东村的台前县瑞鑫电器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车灯装配生产线上进行涂胶、表面处理、组装等操作。据了解,台前县瑞鑫电器公司专注于汽车改装照明的研发与制造,仅去年产量就有30多万只雾灯射灯、15万只尾灯和20万只边灯,销售额800多万元。
为把“乡村所需”与“企业所能”有机结合,凤台街道引导刘奎斋东村入股瑞鑫电器公司,挖掘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共同潜力,通过“村企联姻”,盘活资产资源,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刘奎斋东村党支部书记刘传旭说:“村集体以土地性质入股瑞鑫电器公司,一年来分红3万多元。公司为群众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台前县各级政府为村集体和企业“牵线搭桥”,建立两者长效帮扶机制,让这条村企合作、互促共赢、双向奔“富”的发展之路从“相亲式”向“联姻式”转变。
凤台街道的张庄村也是村企“联姻”中的一员。张庄村与主营羽绒加工的河南省中威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形成结对关系,入股该企业170多万元,并源源不断输送着劳动力,为这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了“用工荒”难题。“村集体经济年分红20多万元,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五星’支部创建提供了坚实支撑。”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久道如是说。
“村企‘联姻’连着两头,一头是经过市场锤炼、谋求更大发展的民营企业,一头是经过乡村振兴形成一定实力、渴望继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凤台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相信村企合作、互促共赢、双向奔‘富’的大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