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乐县西邵乡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和“红色引擎”,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建设中持续发力,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紧盯产业“主线”抓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一是因地制宜,做强“土特产”。西邵乡地处黄河故道,多为沙质土壤,有种植红杏、莲藕、花生等的传统,其中红杏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有着“红杏之乡”“莲藕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西邵乡依托西邵红杏、花生、莲藕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特色品牌,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引进红杏新品种10余种,栽植新果苗10万余棵,研制出杏脯、杏酒等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持续同省农科院开展高油酸花生合作项目,建设高油酸花生育种示范田300亩,全乡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莲藕黑心病得到初步控制,莲藕种植面积逐步回升,实现了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因势利导,盘活“闲资源”。充分盘活、利用现有的资产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南乐县原第二造纸厂位于西邵乡106国道西侧,占地面积110亩,破产后土地及厂房一直荒废。2021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着手挖掘闲置工业用地资源,成立改造利用攻坚行动小组,先后解决了“僵尸企业”、土地租赁争议、土地闲置等问题,成功将110亩土地回收集体,拆除50余间旧厂房及残垣断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8栋1.4万平方米,先后招引诚建商砼、瑞欧金属、杭州佳兴雨伞、青岛时佳汇服饰等多家企业落户,为15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彻底扭转了西邵乡工业发展薄弱的局面。三是因村施策,念好“致富经”。立足各村产业特色,因村施策制订集体经济“万元、倍增、提升”三大计划,探索出“资源开发型、村庄经营型、飞地经济型、股份合作型、资源引进型”等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如:李崇疃村依靠特色红杏产业,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举办杏花节、采摘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发展培育采摘园、农家乐,每年吸引20余万人旅游观光,生产销售各类红杏产品2.5万公斤,促进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李苑村2021年利用村内废弃窑场投资建设有机肥厂,盘活了集体废弃土地,消耗了粪污,改善了周边环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蔡村通过租赁发包集体土地用于山药种植,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元。
聚集人才“一线”激活力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引擎。一是把本土人才“聚起来”。西邵乡围绕“产业兴旺”在田间地头聚才,用活用好乡村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等各类实用人才。通过摸底调研、举办各类技能大赛等方式,深入挖掘各类“土专家”75人,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依托送教下乡、农村课堂、专题讲座等方式,不断扩大农技知识覆盖面,提升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把外地人才“请进来”。依托工业用地资源、厂房资源进行广泛招商,邀请外地产业人才到西邵乡参观指导,先后招引青岛、杭州、濮阳及河北等地的经商人士在西邵乡投资兴业。三是把在外人才“喊回来”。抓住本乡优秀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开办企业人员等乡贤能人返乡契机,举办返乡人才座谈会,畅谈发展举措、吸引创客回流,并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做好产业与人才的牵线搭桥,对有意愿返乡创业就业的人才在用地、用工、贷款等方面提供优先帮扶,确保留得住、干得好。目前,全乡已帮助返乡人才创办金属制造、服装加工、运输商贸、商砼等企业11家。
厚植文化“底线”铸乡魂
乡村要振兴,文化得先行。一是提振“新风貌”。西邵乡积极推动群众运用好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墙等文娱设施,创新举办富有特色的文艺演出、农技比赛、“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增强群众的集体感、荣誉感,改善群众精神风貌。二是涵养“新风尚”。加强农村群众基本素质教育,通过召开群众会、读书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群众知法守法、勤劳勇敢、孝敬老人、邻里互助、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涵养文明乡风。三是探索“新传播”。大力培养新型文化工作者,成立文化宣传专班,创建西邵宣传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广泛推介西邵乡特色产业、历史文化、人文风物,展现西邵乡发展成果,创作主题歌曲,拍摄全县第一部乡镇主题宣传MV,打造西邵宣传特色IP,引领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人文乡村建设和人文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打造生态“风景线”筑屏障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保障。一是自然资源保护注重“全要素”。西邵乡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统筹农村耕地、林地、湖泊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乡村建设边界三条控制线,对农村生态空间实行全覆盖式管控,切实保障农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注重“全覆盖”。创新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党员引领示范一个区域、一名代表包抓监督一个区域、一个保洁人员包干一个区域、一个月开展一次卫生集中清理、一户签订一份“四包”责任书、一个季度开展一次观摩检查,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感。三是常态化管护机制注重“全链条”。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农村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和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
夯实组织“前线”强基础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关键。一是抓三大机制“树正气”。西邵乡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推进,谋划全年各村重点工作任务,按项目化管理模式建台账、细分工、明节点、压责任,确保各村每年至少干成2件大事;实施乡村干部正负激励机制,对签到、值班、请假、工作落实等基本问题提出明确要求,每年组织村“两委”干部进行述职评议,优则奖励,参与推优评先;劣则处罚,进行约谈调整。实施党员干部“三培养”机制,把有觉悟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增强党支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二是促三个提升“提效能”。以“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集中整顿活动为着力点,深化问题整改,采取约谈、党政纪处分、职务调整、“工作之星”评选等措施,促乡村干部作风提升;因村制宜确定创建主题星,做到“星星都有特色”,促进“五星”支部创建提升。如:五花营村以“文明幸福星”为主题星,开展狮子舞、佛汉拳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四坡村以“产业兴旺星”为主题星,依托乡村振兴项目的24座温室大棚,做大做强草莓、圣女果等果蔬产业。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基金,根据村干部参与经营、管理程度,按经营性收入增加部分10%~30%的标准给予奖励,构建起“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村干部激励机制,促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三是建“三里”支部“领发展”。把党委建在基地里,成立果蔬产业发展委员会,以“联合党委+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形式,带领四坡村、王西邵村、赵任村、刘苑村、李崇疃村5个村党支部,以及10家村办果蔬合作社、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做优做强圣女果、节水莲藕、草莓、红杏等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把党总支建在企业里,成立西邵乡乡域企业党总支,实现党组织对乡域加工、制造等行业全覆盖,以“保姆式”服务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把党支部建在商会里,成立运输商业协会党支部,创新探索“党支部+商会”党建模式,实现运输行业“优势共享”,引领25家会员企业发展壮大。同时,立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为主体,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党支部,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司机之家”“文体娱乐室”等服务阵地,引导广大新就业群体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主动融入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