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濮水小镇的景观灯渐次亮起,霓虹闪烁、人潮涌动,群众在河堤上、景观带内散步,孩子们你追我赶、嬉戏打闹,好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走遍濮阳县的每个角落,群众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以来,濮阳县委政法委始终把群众安全感作为政法工作的核心指标,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月份,濮阳县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该县已连续3年获此殊荣。
扛牢政治责任。濮阳县委政法委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强素质、转作风、办实事、促和谐,全力护航县委中心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牢牢守住政治安全这条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实现县域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和政治大局安全稳定。二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强化部门联动和跨区域协作,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打击犯罪网络,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三是深挖涉黑涉恶线索,对实名举报线索进行复查复核,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夯实平安基础。濮阳县委政法委紧扣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根主线,扎实推进秩序良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平安龙乡”建设。一是严格落实维稳新机制周例会和指挥部会议,研判、管控、化解潜在的和显性的重大风险隐患。二是做实做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一步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三是加强信息的搜集、研判、预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维稳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织密稳定防线。“大如一座城,小到一个村,平安与稳定直接体现在群众日常生活及社会治安层面。”濮阳县委政法委积小安为大安、集众安为平安,力求实现一域平安、全域长安。一是全面实施“三诊”带“三合”研评工作法。依托乡(镇、办)综治中心,充分整合政法、信访、法院、公安、司法等社会治理资源,成立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实现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在综治中心集聚整合,形成了社会矛盾一起接、群众纠纷共同调、法律疑难专家办、司法案件法官断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以“三诊”带“三合”研评工作法为依托,创新实施“三单”化解机制,提高日常排查的精准性,探索建立矛盾化解“闭环”运行体系。二是开展涉诈重点人员核减劝返、“两卡”治理攻坚战,全面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三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严厉打击基层家族宗族黑恶势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四是深化“三零”创建工作,推进“四治”融合。今年以来,濮阳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三零”创建达标率动态保持在90%、97%以上。五是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会商研判、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整治、责任查究等工作机制,确保师生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稳定有序。六是深入了解“五进万家”活动开展情况,有效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范能力。七是加强乡镇平安建设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防范各类风险隐患、高效便民利民服务的实体化实战化实用化实效化工作平台。
强化依法治理。濮阳县委政法委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圆满完成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实地核验。二是做好依法治县统筹协调,通过“年初定责+年中督察+年度述法”“三步工作法”,增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持续推动乡镇行政执法改革和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监督。
锻造政法铁军。铸牢忠诚之魂,增强践行之力,是政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濮阳县委政法委一是把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地落细,班子成员列席政法单位市委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加强优秀政法干警的培养选树,评选“十佳政法干警”10名、“十佳工作项目”10个、“十佳精品案件”10个,充分发挥先进带动、荣誉激励、典型引领的正面引导作用。三是压紧压实干部素质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为期1个月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促改工作,组织政法各单位传达学习徐忠坤、师帅、吴秋瑾等先进政法干警典型事迹,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如今,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的和谐画卷正在龙乡大地徐徐展开。濮阳县委政法委将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梁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