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聚普法之力 筑守法之基 育护法之魂

——范县“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八五”普法以来,尤其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县、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发布后,范县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进基层法治建设,跑出了基层法治建设“加速度”。范县相继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省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县”称号;范县黄河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示范基地第二批示范基地”,“二十里法治长廊”被命名为“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8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8个。

靶向发力,普法宣传“精聚焦”。范县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进法治范县建设的“根”和“魂”,结合全县发展大局,针对关键群体、关键领域,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抓好“关键少数”。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将各类法律法规列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内容,纳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必修课。今年上半年,范县累计组织集体学法50余次,举办法治报告会、专题讲座培训8场次,组织旁听庭审活动3次,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二是盯紧“关键时期”。大力实施青少年学法“源头工程”,组织政法干警深入中小学开展法治第一课、晨读宪法、法治主题班会等宣传活动,累计开展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近万名。三是聚焦“关键领域”。围绕信访维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扫黑除恶等方面,依托政法干警驻村蹲点、法律进社区(乡村)、惠企政策进千企等活动,开展各类普法宣传200余场次,发放法律资料1万余份,受教育群众5万人次。四是紧抓“关键节点”。围绕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结合“12·4”国家宪法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实现法治宣传县域全覆盖。

普治融合,依法治理“广开花”。今年以来,范县突出普治融合,把法治宣传教育与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实现由“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转变。一是全方位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坚持协调联动普法,将普法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相结合,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依托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社区普法结对帮扶;结合平安建设,充分发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乡镇法律服务站作用,通过做精公众号、做活微信群、开设普法电视专栏等方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传承“板桥精神”,弘扬孝道文化、包容文化、红色文化,构建以郑板桥纪念馆、板桥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板桥助矫社区矫正主题公园为载体的“板桥法治文化矩阵”,形成以为民、勤政、清廉、担当、法治为特色的“范县普法文化品牌”;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普法新风赞》等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其中现代戏剧《石磨的婚事》荣获“河南文化大奖”,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成功演出。二是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制度逐步完善。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专班,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县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半年听取一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严督实导,把法治政府建设与全县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纳入文明建设、平安建设重要内容;建立常年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要协议、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中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三是夯实法治阵地。着力构建以“廊、带、园、游、街、馆”法治阵地全覆盖、“县、乡、村、校、企”法律服务全覆盖、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明白人全覆盖、法治副校长全覆盖的“五位一体”格局,实现法治宣传、法治文化、法治阵地、法律服务有机融合。

目前正值“八五”普法关键时间节点,范县将继续以增强普法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严格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纵深推进依法治理,用高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推动范县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范秀霞

2024-07-24 ——范县“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44031.html 1 聚普法之力 筑守法之基 育护法之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