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执法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计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排部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自2024年4月底至10月底组织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重点查处实际制造产品与批准型号不一致,从事销售、改装作弊秤、不合格电子计价秤等行为;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等行为。综合运用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手段,强化技术支撑,推进综合治理,形成监管合力,通过为期半年的综合整治,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满意的市场消费环境。
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
“我的手机也能当砝码了,再也不怕缺斤短两了。”一位市民高兴地说。
近年来,一些集贸市场中的经营者利用电子秤作弊,缺斤短两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时有发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重点筹划,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市城区24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各配发电子计价秤1台、砝码1套。印制“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称重标签6万枚。组织市城区各分局在各大集贸市场开展计量宣传活动,在集中活动现场及各市场监管所用检定合格、准确度高的电子计价秤为群众称重手机,并加贴重量标签,让手机变成随身砝码。在消费过程中,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只需将手机直接放置在秤盘上进行当场测试,就可以快速、初步判断是否遭遇缺斤短两的“黑心秤”,以此识别该电子秤是否存在可疑作弊行为。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加贴称重标签5万余枚。
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制了“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电子计价秤销售使用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海报、宣传页3000余份,张贴在市城区各大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及相关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相继对辖区内的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开展了电子计价秤集中检定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70家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完成电子计价秤集中检定工作,共检定电子计价秤4581台。
近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继开展了2024年粮食收购领域计量器具专项整治、对“民用三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量监督抽查工作。
上述活动,增强了市民的法律意识,有效震慑了企图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的违法分子。让人民群众成为电子计价秤监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共同营造诚信、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市城区24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均配备了检定合格、准确度高的电子计价秤,长期为广大群众免费称重手机,让手机变成随身砝码。广大消费者如在消费过程中发现问题秤,可以选择拒绝购买商品、要求商户更换符合要求的电子计价秤或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
秤平方能平人心
“秤平斗满,童叟无欺”,电子秤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计量器具,在菜市场、水果店等贸易结算场所随处可见。但是五花八门的电子秤作弊手段使市民防不胜防。那么,广大消费者该如何识别电子秤作弊,依法维护自身利益呢?今天让市场监管部门带大家一起走进这个熟悉的计量器具——电子秤。这里先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子秤作弊手法:
冲击力法。通过冲击借力,就是把商品重重地丢在秤上,秤盘还在晃动时就称重量、报价格,而通常这种时候显示的商品重量要比实际的重。试验表明,若一块肉的实际重量为155克,用力扔到秤上时,却可以达到198克,比实际重了43克。
遮盖显示法。电子秤上有重量、单价、价格三项,不法商贩会故意将其中一项挡住,有的直接用纸条,有的用摊位上堆放的杂乱商品遮挡,通过虚报价格或重量来欺骗消费者。
芯片作弊法。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秤的电子芯片,使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如改装电子芯片,通过预设按钮或修改密码,可随时调整电子秤的状态,同样是500克的东西,按不同的键,显示重量可变为550克或600克不等的重量。
那么,对付这些作弊手段,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以外,消费者自身也要多多留意,现在就教大家几招“一看、二听、三核”:
一看:看电子秤是否有CMC制造许可证标志,看是否粘贴有效期内的强检合格标签,看商家输入的单价是否正确,防止商家在消费者看不清的情况下作弊。
二听:称重前留心电子秤有无发出“嘀”的按键声响,或者在输入单价时有没有按多余的键。如果有,很可能是商家在通过某种手段作弊,此时可以要求商家断电后复位重新称重。
三核:大多数集贸市场、超市都配备了公平秤,可以利用公平秤进行重量复核。如实在没有,也可以通过手中已知重量的物件(如事先称量好的手机、钥匙等)来确定称重是否准确。当然,如果遇到疑似计量不准的行为,也可以直接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
秤作为一种计量工具,不仅可以称出商品重量,更应该称出消费者的公平放心。所以,“秤平方能平人心”。
行动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商户3810家,发现问题132个,整改问题132个,立案查处14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18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指出:“党中央安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目的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大力纠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这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增强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的责任感、使命感,查办一批违法违规案件,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感可及的幸福感。”行动中,执法人员积极向消费者宣传放心消费、计量器具准确应用等知识,增强大家辨别防范和维权保护意识的同时,提高放心消费知晓度,持续深化我市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苏庆 刘新霞 文/图
图①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农贸市场电子计价秤。
图②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
图③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
图④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集贸市场公平秤使用情况。
图⑤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管红光深入宏进农贸市场调研指导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工作。
图⑥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淑华到涉粮企业了解涉粮在用计量器具使用情况。
图⑦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手机变砝码”活动。
图⑧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民用三表”计量监督抽查部署会。
图⑨市城区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