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有个碎花包裹,是奶奶的宝贝,里面装着绣花用的东西,有各式的花样、彩色的丝线、各种型号的绣花针,还有不同材质的布料,也装着奶奶执着专注的生活智慧。
想起儿时,我总喜欢安静地待在奶奶身旁,看她在包裹里面翻找心仪的花样,将其誊画在布料上,再加上几笔,绣出各种图案。奶奶绣花时眼睛总是紧紧地盯着针尖落下的位置,手指在针线与布料间灵活地穿梭,仿佛只剩下她手中针线穿过布料时的沙沙声。奶奶每绣完一点儿,都会拿起绸布仔细端详,确保每一针每一线都紧密贴合,不留丝毫空白。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她会不紧不慢地剪掉,再耐心地重新进行修补和调整。我总是惊讶于这个“小老太太”身上那股子认真劲儿。
大二那年,我见同学的手工坐垫很是漂亮,放假回家时,便想让奶奶也为我做一个绣花垫带回学校。因为只有三天假期,我本不着急,可是奶奶却偏要坚持趁这三天假期做完,便连夜赶制。第三天夜里醒来,我迷迷糊糊看见奶奶在灯光下弄着什么,走过去一看,布料上粉白相间的几朵大丽花已经绣完,只差底部一小片叶子还未完工,我心疼地让奶奶去休息,劝她少了一小片叶子也无碍,可奶奶低着头,坚持把那一小片叶子绣完才作罢。奶奶拿起成品仔细端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才乐呵呵收了针线。我看向窗外,月光稀薄,星辰点点,再看那细密的针脚,仿佛看见了那图案中蕴含的执着与专注。那是奶奶一生的写照,她执着专注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
夜幕低垂,那次回老家走进熟悉的小院,我轻轻推开房门,看见奶奶正坐在那盏老旧的台灯下。她手中虽不能再握针线,但那份专注与宁静,依旧如同她绣花时的模样。我轻轻走过去,坐在奶奶身旁,夜,成了我们祖孙俩最私密、最珍贵的时光。我向奶奶谈及工作的忙碌与无奈,生活的琐碎与不易,壮志难酬的无奈与苦闷。奶奶平静地宽慰道:“生活就如同绣花,不能太着急,用心做好当下的事,其他的等时机到了没准就顺当了。”
奶奶一生没什么文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用自己的方式,朴实无华的话语,教会了我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