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丹)心肺复苏模拟人、酒驾模拟体验区、 消防器材展示墙……9月1日,在华龙区盟城社区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各类色彩鲜明、形态逼真的道具和模拟场景吸引了众多体验者的目光。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体验者积极学习并实践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16个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其中学校体验教室10所、社区体验教室4所、红十字会机关体验教室2所。这些教室遍布全市所有县区,内部设施完备,重点建设了地震、交通、火灾、应急救护和红十字知识等5个核心模块,还设有模拟报警系统、家庭安全、结绳安全等自选特色模块,采用“场景式+体验式”的创新教育模式,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让体验者在游戏中学习急救知识、了解安全器材使用方法、掌握应急避险基本技能。
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项目还采用了“小手拉大手”的亲子课堂模式,实现了一名学生学习急救知识带动整个家庭学习急救的联动效应。这种模式不仅惠及了周边学校和社区居民,还融入了红十字文化,传播了人道主义精神。
市红十字会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有关专家多次沟通,构建了适合6岁至12岁儿童的共24节生命安全课程框架。同时,定期组织召开“红十字+学校联动”专题座谈会,共同探讨研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的共享机制。
为进一步扩大生命教育的影响力,市红十字会还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与学校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开展生命教育宣讲活动和实践演练。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