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刘新霞) 随着中秋节临近,购物、餐饮等消费领域人气火爆,但也有少数不法经营者在节日期间,利用各种手段,设置消费陷阱,误导欺骗消费者,引发一些消费维权申诉。为保证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9月3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中秋节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健康、文明消费。
市场监管部门在消费警示中提醒,选购月饼时要查看产品包装是否规范、完整,信息是否齐全,认清有无SC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注意查看月饼包装标示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过度包装的月饼说“不”,切勿被豪华包装迷惑。部分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获得仪式感,但实际上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倡导广大消费者在欢度佳节的同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绿色、环保、节约的消费环境。
在网购成为潮流的今天,会有不少人选择网购中秋礼品。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网上购物要理性,防范消费陷阱。中秋期间,面对商家线上的打折促销活动,消费者应保持理智,切勿盲目跟风。一是网购时应选择在正规、信誉度高的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网站或APP,确保交易安全,避免遇到欺诈行为。二是购买前仔细查看商品详情及商家售后服务承诺,了解商品的实际情况,避免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比较商品价格和行情,了解价格差异的原因和商品的真实性,避免受到低价诱惑的影响。三是注意妥善保管相关凭据,以便出现消费纠纷时及时维权。外出就餐需注意,谨防价格欺诈。外出就餐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严格实行消杀措施的餐厅;就餐服务时,应事先查看菜谱、价格和收费标准,留意是否明码标价,并留意菜单是否存在“时令价”等模糊标价;餐后结账时核对菜单价格与结算价格是否一致,并留存消费清单、发票或收据。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如发现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拨打相关部门电话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