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增勋 通讯员 岳云飞) “以前在医院做的检查,换家医院就要重新做,既费钱又费时。现在能够检查结果互认,真是太好了。”近日,市民章先生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就诊体验。
章先生在某医院就诊时,带上了此前在另一家医院拍的核磁影像,医生查看了检查日期,并结合患者目前的病情,认为检查结果可以参考,无须再次检查。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将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作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举措,明确责任,强化督导,由点及面,持续推进。
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让患者少跑腿。以推行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为契机,大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目前,我市3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中,11家电子病历达到四级、6家达到三级,其中市人民医院、市眼科医院、范县人民医院正在争创五级。医疗机构通过升级电子病历,接入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患者检查检验结果可以实时上传,省内不同区域和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可随时调阅。
减少检查检验频次,让患者少花钱。互认规则要求,医师在接诊时应对患者近期(检验为1个月,检查为3个月)的检验结果进行参考,对符合互认要求的,要应认尽认。截至9月3日,我市已经有2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接入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启动检查检验互认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检查检验结果累计互认8000余次,节约金额近38万元。
提高临床检验质控要求,使诊疗更精准。我市首批明确稳定性好、推广性强的58项检验项目作为互认项目。同时,调整组建濮阳市临床检验中心和临床检验质控中心,强化我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控管理,三级医院全部参加国家级室间质评,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部参加省级室间质评,通过实施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使各类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均能达到合格标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