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中学五(13)班 王奕舒
这个暑假,我们全家去了南京旅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那里我牢牢铭记了几个数字,1937年12月13日,遇难者30余万人。
参观的当天,天气炎热,我们一边加快脚步往展馆里面走,一边听着妈妈给我介绍日军侵略的历史,一路看到两边遇难者的雕塑、记录事件的图片、幸存者的脚印,我心里异常沉重,悲伤、愤怒的情绪一并席卷心头。
进入展馆,眼前突然暗下来,仔细分辨才发现黑暗的“天空”中飘着星星点点,档案墙上密密麻麻地陈列着遇难者的档案,我仿佛看到了无数被杀害的无辜老百姓,有一岁不到的小婴儿,还有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都在日本人的刺刀下,在枪林弹雨中丢失了生命。我仰头往上看,这面墙仿佛永远望不到头。
接下来的《中日国力对比图》更加让我触目惊心,当时日本的飞机、火炮、坦克和汽车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能力,而中国却无生产能力。妈妈告诉我,当时中国的武器装备差,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来抵抗敌人的坦克大炮的,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中国人民没有退缩,后来有中国军队制造假坦克来迷惑敌人,用智慧和敌人作战到底。
参观完全程,我百感交集,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一场浩劫,不仅我们要铭记历史,更应该让它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受害者们逐渐远去,但历史永远伫立。辅导老师 任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