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小法院大法庭”绘出基层新“枫”景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孙立行)“没想到这笔钱能这么快要回来,感谢法官,让我了却了心病。”9月4日,说起10万元执行款在法官调解第二天就到账的事情,申请执行人杜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018年,杜某将30万元借给了因做生意急需资金的李某夫妇,并约定利息计算方式。随后几年,对方仅支付了部分利息和1万元本金,剩余款项一拖再拖。

无奈之下,杜某将李某夫妇告上法庭。台前县人民法院夹河法庭受理该案后,随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冻结了二被告银行账户上的部分存款。被告在收到法律文书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提出调解。

承办法官多次沟通,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第二天,李某夫妇按照约定来到法庭,在法官的见证下,当场履行了10万元还款,剩余部分按照协议约定陆续归还。

近年来,台前县人民法院秉承“如我在诉”司法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探索“小法院大法庭”新路子,在辖区5个人民法庭积极推进“立审执一体化”改革,通过整体化、系统化解决老百姓的“一件事”,力促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实质性化解。

为了便于当事人诉讼,让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台前县人民法院让人民法庭参与执行工作,建立了“1个指挥中心+1个卷宗管理中心+3个工作小组+7个执行团队(其中5个为驻庭团队)+1个拒执大队”的执行工作模式。同时,在法庭探索实行“1名简案法官+1名繁案法官+2名书记员+1个驻庭执行团队人员”的审执工作新模式,实现了人民法庭内部“立审执一体化”。

具体审判过程中,法官同时考虑案件执行问题,倡导就地化解纠纷并兑现,执行前摸清当事人矛盾焦点和财产状况,破除审执分离及执行程序重复调查的弊端,促使审执联动相辅相成,大大缩短了办案时间。“此前,执行案件需要到法院机关才能立案,对当事人来说并不方便。我们现在推行‘立审执一体化’改革,每个法庭都有驻庭执行团队,执行干警面对面向群众答疑解惑、办理执行案件,避免了当事人来回奔波。”台前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循利说。

在此基础上,人民法庭还邀请村居社区工作人员、乡贤等社会力量协助执行工作,促进案件和解或执行到位。立案、调解、审理、执行的“一站式”解纷服务在法庭得以实现,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司法需求。

据统计,自实施“立审执一体化”改革以来,台前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明显提升,已超过30%;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下降至40%左右,全省排名前十;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指标持续向好,取得了以审促执、以执验审的良好效果。

2024-09-11 1 1 濮阳日报 c146811.html 1 “小法院大法庭”绘出基层新“枫”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