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谭会彬:

心系民生 为民而行

“检护民生,护的是百姓安康,护的是公平正义,护的是人心所向,护的是问心无愧。我要胸怀对检察事业的满腔赤诚,带着对人民群众浓浓的爱意,让法律的剑更利,让法治的水更清,让‘检察蓝’的蓝更蓝……”——摘自谭会彬的检察日记

“官司有理打不赢,检察院里找民行。”如今在中国孝道之乡——清丰县,这句顺口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熟知。认知度提升的背后,是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负责人谭会彬,带领团队在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司法公正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依法解民忧 用情暖民心

2022年8月2日,孙某带着13名工友在清丰县人民检察院大门前,一见到谭会彬眼里就泛起泪花:“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孩子高烧不退,媳妇长期吃药,就指望我今年上半年的工资呢!可是半年多了,包工头连1分钱也不给结,难啊!”看着孙某和他身后工友们满含期望的目光,谭会彬的心情格外沉重。

原来孙某从商丘市虞城县到清丰县某工程项目部务工,半年过去了,却没有拿到1分钱工资。面对病床上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孙某和工友多次去有关部门反映,均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欠薪的证据不足,无法为其解决。

案件受理后,谭会彬第一时间向孙某等人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原来,发包方将案涉项目分包给了二级承包商杨某,杨某又将工程再次转包给了顾某。项目经过了层层违法分包,施工工人又不具有施工资质,这让工人们丧失了请求工资的优先权。面对此种情况,谭会彬暗下决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望,我应有为。他坚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为孙某等人争取合法权利的机会。经了解,发包方早已将案涉资金拨付给承包人,于是,谭会彬不远千里找到了具体施工人顾某。因生意失败,顾某租住在两间狭小的房间内,看到谭会彬他们,沉默了许久说:“我还从没见过这么负责任的检察官呢,我一定还清所欠工人的工资!”随即他拿出账本逐人核实欠薪数额。尽管随后顾某多次承诺归还工人工资,但因种种原因迟迟得不到归还。顾某无奈地说:“检察官同志,要不你让工人起诉我吧,我可以拿着判决书要求我的债务人归还我的欠款,拿到钱后我会第一时间归还工人的工资。”面对孙某等人的困境,谭会彬也只能在第一时间将顾某的意见告知他们。尽管没有拿到钱,孙某仍感激地说:“有你们这样负责任的检察官,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也请求检察官同志继续帮助我们把钱要回来。”

根据孙某等人的情况,清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清丰县人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清丰县人民法院审理后,完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然而,案结未必事了,孙某等人的工资仍然没有拿到。于是,谭会彬又多次协调清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和发包方,最终促使原告被告双方达成了调解意见,发包单位将所欠工资全部垫付到位。

检察扶危困 用心助案终

在谭会彬办理的一起信用卡纠纷检察监督案中,刘某的过世妻子竟被告上法庭,出现了“判死者还钱”的荒唐事。

在刘某与谭会彬会面对视的那一刻,谭会彬看到了他眼中的泪光。原来这一场无妄之祸皆来自于刘某已过世的妻子韩某。韩某生前在某银行有一张信用卡,虽然其常年卧病在床,却意外出现了银行卡被刷卡消费的情况。当银行催收欠款时,韩某已去世。刘某对此束手无策,于是求助于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接案后,谭会彬和同事多次奔波外地调查取证。原来,银行方面在未见到韩某本人的情况下,办理了该案的信用卡;在无法确定刷卡人的情况下,又将韩某诉至法院。

为了摸清真实情况,谭会彬多次到韩某所在村村委会、就诊医院等处调取证据,前后采集笔录10余份,往返奔波某银行所属的省行、市行、县行10余次,最终认定某银行涉嫌虚假诉讼。于是,清丰县人民检察院向清丰县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促使某银行主动撤回了对韩某的起诉。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23年,谭会彬带领民事检察团队研发了全省唯一的民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该团队被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优秀办案团队”;他本人被省人民检察院任命为检察机关“全省一体化办案骨干”,被市委政法委聘为“全市政法工作特邀研究员”,还荣获濮阳市“十大检察之星”等荣誉称号。

谭会彬的民事检察故事不胜枚举。说起自己多年的民事检察工作经历,他说:“没觉得烦,也没觉得腻,能帮助老百姓解决难心事、烦心事,挺开心的。”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保安 黄郭静

2024-09-18 谭会彬: 1 1 濮阳日报 c147077.html 1 心系民生 为民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