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汪秀岭 通讯员 蒿海真)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打造“利商惠商”的优良投资环境,近日,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联合市通管办、国网濮阳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和企业,聚焦营商环境痛点短板,联动发力、积极作为、克难攻坚,通过一表申报、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同步施工等方式,在全省率先成功打造企业水电气热网“一事通办”新模式,受到广大企业高度认可。
一是线下“一窗办理”。我市在阳光大厦设立水电气热网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水电气热网等多部门申请材料压缩为一张联合报装表单,企业只要到“一个窗口”提交“一张表单”即可享受套餐式服务,不必再多头申报、重复跑腿。
二是线上“一网通办”。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在“i 濮阳”小程序开设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模块,企业在线上即可办理报装、交费、更名过户等多项业务,实现了线上全流程电子化运转;同时,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嵌入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端口,企业开办系统创新实施“企业开办+水电气热网公共服务”,进一步延伸了助企服务链条。
三是部门联动实施。实施单位协调联动,联合上门对接、共同踏勘现场、共制施工方案、同步开展施工、共享沟渠铺设、并行组织安装、统一回填修复,解决了各单位长期在勘验和施工过程中重复开挖等资源浪费问题。
四是简化审批手续。企业报装过程中涉及规划许可、道路挖掘、占用绿化等行政审批的,市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在线并联审批,对接入管线直径小于DN200的实行“备案制+承诺制”,对管线直径大于DN200的实行行政审批“一日办结制”,提升了办事效率。
今后,在持续推动水电气热网“一事通办”的基础上,我市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靠前服务,复制推广“电等企业”典型经验,让“水等企业”“电等企业”“气等企业”成为常态,保障企业(项目)有水电气热网需求时即刻响应,切实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助推濮阳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