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花馥郁芬芳,华龙区黄河办颐和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10 月 15 日,颐和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里,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围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就小区居民提出的建议进行热烈讨论。
本次颐和花园小区改造内容包括清污管水网、修路、装灯、更换楼上下水管及楼道粉刷。由于颐和花园目前没有业主委员会,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便自发组织起来,成为小区改造的义务监理,并得到颐和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从晨曦微露忙碌到夕阳西下,检查施工质量与进度,与施工方协商,多渠道向各级领导争取增加项目并解答业主疑问。
这群老人中有五位曾服过兵役,他们以“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精神,成为颐和花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梁方建、黄诚、张广森、刘邦义四位老干部更是老年义务监理队核心成员。
梁方建老人是监理队的顾问。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每天都会坚持在值班室坐两个小时,倾听业主意见,并和大家商量制订改进方案。两个月前,梁方建在小区广场东南侧大树下看见两堆垃圾,便停下脚步,思考着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情况。不一会儿,他联系到清运垃圾的师傅,自掏腰包让其清运垃圾。“我在这个小区住了 20 余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融入我的生活,融入我的情感。看到小区里有不整洁的地方,我总想尽一份力把它弄好。”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阳光灿烂,红旗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当日值班监理黄诚老人和尹学堂老人,从颐和花园北区到南区,逐栋楼进行巡查。每经过一栋楼,他们都仔细查看是否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张广森老人积极与居委会沟通交流,密切关注施工进度,精准把握时间节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准备详细的材料、组织召开会议等方式,及时为参与改造工程的一班人做好思想工作。国庆期间,张广森前往西安看望孩子,孩子希望老人能长期住在那里。然而,小区忙碌的施工场景、未完成的任务及居民的期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经过一番思索,张广森决定放弃与孩子长时间相处的机会。10月8日,张广森踏上归程,再次回到了颐和花园,继续为小区改造工程奔波忙碌。
刘邦义老人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优势,主动与居委会负责人沟通结合,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渠道为社区争取更多项目。中秋节当天,万家团圆。刘邦义串亲戚回家途中,接到小区30 号楼 1 单元 6 楼业主打来的电话,说5楼有两处没有刮墙就上腻子了。刘邦义当即联系施工负责人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分析后,安排工人重新刷刮,并提出不刮墙不许上白的要求。自施工方开始进小区施工至今,刘邦义始终在施工现场、值班室和居民楼之间穿梭,指导监督工人施工。“干就要干好,对得起业主和良心。”这是刘邦义常说的一句话。
“他们这么大年纪,还时刻为我们小区的改造工作操心,让人敬佩,有这些老年监理人员在,我们对小区的改造工作特别放心。”颐和花园居民刘先生对老年义务监理队的辛勤付出竖起了大拇指。老年义务监理队得到了颐和社区居民和居委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为社区改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⑩
本报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尹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