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王志强 李雪) 10月15日,在濮阳县清河头乡金桃园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干净整洁的餐厅内,村里的老人在这里吃喝玩乐,享受着独有的“夕阳乐”。对此,金桃园村负责人表示,这是村里通过“三资”专项清理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带来的可喜成果。
金桃园村党支部书记韩湘红告诉记者:“我们村对‘三资’进行了彻底清查,摸清了村集体家底,做到了资产清、处事公。通过清产核资,我们盘活了闲置的村小学校,将其改建成一所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村里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
在文留镇胡家庄村垂钓休闲中心,一些垂钓爱好者正围坐在碧波荡漾的鱼池边,撒鱼饵、抛鱼竿,等待着鱼儿上钩。胡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胡庆民介绍说:“在这次清产核资中,我们摸清了‘三资’家底。将村里的10亩垂钓园以每亩每年700元的价格对外承包,将收回的7000元作为村集体收入,供村里75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同时,村里以盘活闲置资源、土地入股的方式建成了康养医院。”
濮阳县农业农村局经济指导股股长陈广节说:“我们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为契机,深入开展‘三资’管理问题整治,先后3次开展清产核资,基本摸清了家底。出台了《三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监管机制,积极推进‘三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三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濮阳县对农村集体“三资”持续开展以清“家底”、清理“账外账”“小金库”、清理乱发津贴补贴和清理不规范合同为目标的“四清”行动,对全县村集体资金收入使用管理情况、资产资源存量情况、经济合同管理情况、村级银行账户设置情况,以及村干部津贴补贴发放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清查。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推动“三资”管理平台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升级。截至9月底,全县村集体上线率达到100%,完成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相关月份凭证、照片等资料的录入工作。同时,该县增设“三资”管理平台财务管理系统、网报支付审批系统、农村产权交易系统、经济合同管理系统、群众公开查询系统等功能模块,精准纠治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助力乡村振兴。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