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构建“1221”阅读体系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刘秋娣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则是通往智慧殿堂的钥匙。市第三小学一直秉承“幸福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几年来,学校积极倡导用阅读浸润校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时尚;用阅读滋润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组成。在全员、全科、全程、全面的阅读推广中,逐步建构了“1221”阅读体系,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1221”阅读体系中的1”指的是营造一座书香校园,“2”指的是教师的两大阅读路径,第二个“2”指的是学生的两大阅读实践活动,第二个“1”指的是将阅读辐射到每一个家庭。

营造一座书香校园

健全机制,将阅读落到实处

为了把阅读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专门制订翔实的阅读活动实施方案,以及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等评比细则。

营造氛围,让阅读随时发生

通过“墙壁上的书香”“楼道里的浸染”“媒体中的荐读”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们提供阅读空间,让学生有随机阅读的可能。

为教师们精心打造“教师书吧”

“教师书吧”定期更新报刊书籍,“有声读书”扫二维码就可以听自己喜欢的书。舒适的阅读空间,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满足了不同教师的阅读需求。

开辟教师的两大阅读路径

阅读启智行,名师引成长

学校以中原名师、省市级名师为依托,成立中原教学名师工作室和14个名师工作坊,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工作室主持人和坊主的带领下,通过“共研一本书”“每日写感悟”“每周写心得”等一系列活动,共研共读共成长;每个工作坊都开设了自己独特的公众号,如知行合一工作坊、“小蚂蚁”工作坊等,定期将优秀的阅读感悟发表到公众号上;设置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阅读,使年轻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

阅读梯级行,智慧共分享

学校各个学科分别成立读书交流群,教师坚持每天阅读打卡,分享每日阅读感悟,从打卡中可以看到教师的阅读目标、阅读进程,彼此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前15分钟雷打不动作为读书分享的固定时间;各学科组教师有时围绕特定的主题或书籍进行主题阅读分享,有时畅谈自己近期阅读某一本书的感悟,为教师们营造了宽松舒适的阅读空间,在日积月累中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

学校定期开展“读书沙龙”“阅读推荐会”等活动,教师们围绕一个主题围桌而坐,畅谈阅读感悟;每月开展“朗读者——我想读给您听”活动,教师们可以读教材,读整本书中自己感悟最深、影响最大的片段,让他们在阅读中受到熏陶,汲取成长的力量。

在个人的每日阅读、学科组的每周分享、学校的每月交流等梯级化的阅读实践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阅读素养,更能为日常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落实学生的两大阅读实践活动

上好阅读指导课。读书育人是让阅读根植于生命的有效途径。每班每周专门开设了一节阅读指导课。低年级绘本阅读,中年级经典阅读,高年级名著阅读。从学期初阅读书目的精心挑选和阅读计划的制订,到每本书的“读前指导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检测课”,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直被激发,构建了学校良好的阅读生态。

全学科阅读素养展示周活动,助力学生璀璨成长。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校每学期举办全学科素养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素养,还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辐射每一个家庭。家庭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延伸和支撑。学校采取各种方式,让一个学生带动创建一个书香文明家庭。

阅读从校内走向校外。各班成立读书社团,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周末时光,举行读书沙龙活动。无论是广场还是公园,都能成为他们展示和分享书籍的舞台。

寒暑假期,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社区读书吧”,开展阅读竞赛。特别在今年河南省校讯通举行的暑期诵读活动中,市第三小学有4个班级名列全省前50名,被评选为书香班级;18名教师评为优秀辅导教师;86名学生被评为朗读之星;学校被命名为"阅读·写作基地”。

每学期定期开展“书香润童心 阅读促成长”亲子阅读活动,学期末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进行表彰。

硕果累累 捷报频传

登高望远天地阔,纵横捭阖自从容。书香校园建设的持续开展,润泽了校园中的每一个生命,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荣获省文明校园、首批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省诗教先进单位、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验学校、市示范性书香校园等荣誉。

筚路蓝缕,文墨溢香。在今后的奋进征途中,市第三小学将一如既往地相信阅读的力量,让阅读成就生命的底色,为濮阳教育增光添彩。

2024-11-05 市第三小学副校长 刘秋娣 1 1 濮阳日报 c149446.html 1 构建“1221”阅读体系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