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龙区建设路街道锦绣社区南门西边,有间不起眼的房屋,门头及两边挂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11月26日,推开门走进去,只见房间里满墙悬挂着书画作品,几位老人正在挥毫泼墨,或行书流畅,或楷书工整,一幅幅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文化韵味。
“看见那两个牌子没有,‘锦绣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锦绣社区离退休党支部’。”急急忙忙赶过来的锦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董道向笑呵呵地说,“别看这里条件简陋,那可是居民的多功能休闲‘打卡地’。”
居民刘虎成退休前是我市文化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出于对书画艺术的爱好,退休后经常到锦绣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练笔:“我家离这里没多远,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到这里坐一坐、练练笔、唠唠嗑,一天感觉心情都很好!”
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文化阵地必不可少。说起锦绣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成立,不得不提社区离退休党支部。虽然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只有20余人,但老同志退休不退志,结合自身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余热,全身心地为社区居民搞好服务。
“这位就是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樊祥印,擅长诗词创作,今年已经80高龄,还一直为社区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董道向指着一位正在练习书法的老人介绍道。
听到社区书记夸奖自己,樊祥印显得很不好意思,连忙接过话茬:“不要说什么贡献,都是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爱。退休了,时间也多,闲着也是闲着。”
据介绍,锦绣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于2022年成立后,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书画展、书法培训班、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公益活动,组织书画名家走进学校、社区、公园、企事业单位等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金短缺,樊祥印就依托自身的人脉关系拉赞助;人员紧张,樊祥印就积极联系自己认识的文艺爱好者,有会写书法的、会唱歌的、会唱戏的,并根据每次活动的需要随时“点兵点将”。
“目前,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两天,我们正计划再办一个书法培训班,免费教社区内的孩子,让这个文化阵地真正地‘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富’起来。”提起下一步打算,董道向信心满怀。
本报记者 王莹 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