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盛会 盛事 盛景

(上接第一版)与此同时,由全国各地杂协领导和杂技团体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团队走进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参观考察我市杂技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杂技摄影、绘画、陶塑展。一行人边走边看,不时驻足,兴致勃勃,频频颔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说:“濮阳杂技已傲然屹立于行业发展高峰之上。希望濮阳杂技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代表我们国家在国际上角逐大奖,把中国杂技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我第一次来濮阳。”来自安徽阜阳的谭女士接过话茬儿说,“深感濮阳杂技群众基础深厚,产业发展土壤肥沃、链条完整,处处可见杂技元素,果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杂技之乡’,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提及濮阳杂技,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书艺总会总会长黄瑞庆也赞不绝口:“我看《水秀·龙之秀》的时候,心跳加速,目不暇接。无论演员的演技、着装,还是舞台设计和音响,尽显中国文化魅力、东方美学风采,真是不虚此行。希望未来与濮阳建立密切联系,互通有无,携手促成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艺术交流和合作。”

城市盛景,全民参与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欣逢盛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四处洋溢节日的气息。人们扶老携幼,说说笑笑地前往各个场馆观看演出,尽情享受这场家门口的杂技盛宴。看时,大家一边拍手叫好,一边举着手机摄影摄像,即兴制作美篇或短视频,发送到微信朋友圈,引得天南地北的人纷纷点赞评论。与记者同住一个单元楼的闫女士说,她拍摄了完整的《浪桥飞人》视频,收获了6000余个赞。一开始她还逐一回复“谢谢”,后来回复得手指肚疼,只好先歇一歇再回复了。

这是非专业的。专业的更是了得,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20余家权威媒体记者到会报道,累计原创及转发稿件2800余篇,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网络浏览量1.4亿人次,4场网络直播累计观看1600万人次,获得省内外广泛赞誉。有人不满足于只是隔着屏幕击节拍案,干脆驾上私家车,或坐上飞机、高铁专程赶来,一睹为快。

水秀街北门附近有个露天舞台。记者看见两个踩着轮滑的小学生围着它转着圈玩儿,不急不躁,优哉游哉,有点好奇地问他们,这是在干啥呢,是比赛谁滑得更慢吗?他俩笑了,说等着给迷路的游客指路,还反问记者要不要帮助。

原来这天是周日,他俩当起“编外小志愿者”来了。

其中一个叫萌萌的小朋友告诉记者,就在刚才,他俩遇到两个说不好普通话的外国姐姐,因他俩的英语也有点夹生,通过连说带比画,得知她们想吃濮阳名小吃裹凉皮,便把她们引领到一个卖凉皮的小餐馆去了,成就感满满。萌萌说,水秀街弯弯曲曲,人又多,不光外国游客容易迷失方向,本地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有找不到北的。他俩家在附近,自小就在水秀街玩儿,对这里的角角落落烂熟于心,为游客指一个好吃好玩的地方、卫生间啥的,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平常也没少背一些(英语)短句单词,”萌萌说,“可到头来还是不够用。以后多学点儿,不能叫人家外国的叔叔阿姨给问住了,也好练练我们的英语口语。”

风起河南,龙舞龙都,一场盛会带火一座城。餐饮、住宿、文旅等行业欣欣向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花开并蒂。

2024-12-11 1 1 濮阳日报 c151192.html 1 盛会 盛事 盛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