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在协和、301、中山、同济等大医院才可能遇到的难题,在市安阳地区医院(以下简称“地医”)也能遇到;同理,在大医院才可能遇到的良医,在地医也能遇到。
大医院的专家号不容易预约,孰料一家地方医院的专家号也一号难求。采访地医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大雷,记者吃惊地发现,想叫他看病,得提前半个月在网上预约,而且还不一定预约成功。高峰时期,放号窗口一开,分分钟一抢而空。错过去那黄金30秒,你只能从头再来,第二天重新抢号。
张大雷,1979年生人,安阳地区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皮肤科专业基地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防治专委会慢病管理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阳市皮肤与性传播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安阳市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安阳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社会兼职,擅长痤疮、白癜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多次被评为市直优秀党员、医德医风标兵……
一
“我们那所学校,女生多,长青春痘的也多。得知张大夫有手到痘除的本领,他便成了我们心目中的男神。只是他太难预约了,我们要发动几个同学一起抢号,才可能抢到。嘿嘿,想知道我们私下里怎么说他的不?我们都说他是最难约的男人。”1月2日,在地医东院区皮肤性病科门诊楼,一名女大学生笑嘻嘻地说。
女大学生姓田,来自河北保定一所高校。尽管坐了一夜的火车,但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张大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此间张大雷谦逊地表示,也不能说手到痘除,就是看得多了,有一些经验而已。但田姑娘快舌快语,他有点插不上话。田姑娘告诉记者,她的宿舍好友是安阳的,本来也有一脸的青春痘,但新学期却粉面桃花,笑容灿烂,一个痘粒儿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她在假期里找到了张大雷这个好医生,给看好了。田姑娘曾深为脸上的痘痘苦恼,口服的、外敷的药用了不少,脸上的痘痘却一粒没少。新学期刚开学,她从家里带了一些药,想看看效果再说。不料“隔墙有耳”,消息已传开,脸上有痘痘或雀斑的女生开始上网查询张大雷的坐诊时间,争相预约挂号。女生嘛,谁不爱美?为消除脸上的痘痘,她们可没少去学校周边的小诊所医治,但多数久治不愈。田姑娘隔壁屋里的两个女生率先请假,结伴去安阳看病。她们一共去了两次,一个月后即出现奇迹,痘痘不见了。田姑娘的痘痘有增无减,终于也有点不淡定了,定了个23时30分的闹钟,每晚按时按点地爬起来,捧着手机抢号。她苦守了十多个夜晚,总算挂上了号,感觉比刀郎演唱会的门票还难抢。
“人虽然难约,”女大学生又说,“但没一点架子。知道我是学生,12点前还要赶回去,张大夫特意做别人的工作,给我往前调了号。真是太感谢了。”
张大雷给田姑娘诊断的过程中,地医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索静飞告诉记者,青春痘又名痤疮、寻常性痤疮,好发于年轻人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虽然寻常,但确切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可能涉及雄性激素、皮脂生成和痤疮杆菌感染等因素,遗传也是个重要方面。轻症患者只是组织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严重患者血中雄性激素前体明显增加。皮脂腺功能亢进,生成过多皮脂,也是痤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痤疮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与炎症性皮损有关。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胸部和背部。初发基本是粉刺,无明显炎症。粉刺为针头大的小结节,又分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随病程发展,可出现各种炎症性皮损及后遗病变。按病变的主要表现,分丘疹性、脓疱性、囊肿性、结节性、萎缩性、暴发性等多种痤疮。痤疮多始于青春发育期,自然病程长短不一,大部分患者在青春期后可自行痊愈或症状好转,少数患者可一直迁延到30至40岁。病情轻重的波动很常见,有的在夏季减轻,有的在月经期加重,重者可能留下斑痕。
“小小一个青春痘,”张大雷说,“疗法十分繁杂,以粉刺为主的痤疮和炎症引起的痤疮在处理上大有区别,非常考验医生对症下药的能力。以田姑娘为例,她是因为外用化妆品堵塞毛孔引起的化妆品痤疮,但她以前的医生只结合她的年龄,想当然地按照寻常性痤疮诊治,自然没效果,倒可能把皮肤弄坏。本来一个疗程就能看好的,现在得一个半到两个疗程了。”
“只要能看好,别说两个疗程,五个疗程都行。我都看了好几年了。”田姑娘说。
二
田姑娘笑嘻嘻走了,进来一个同样乐呵呵的六旬老汉。上一个序号,就是他主动让给那个远道而来的姑娘的。“张大夫,”他意犹未尽地说,“还有外地的不?还有着急看病的不?都能跟我调换,我不慌。”
还有看病不慌的人,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老汉姓杨,来自林州山区。他之所以不慌,底气足,在于他这是第二次来找张大雷看病。
杨老汉是个老羊倌,养了一辈子羊。这几年散养羊吃香,不愁卖,杨老汉勤劳致富,攒了些家底。2024年年初,他患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病,先是烂脚,接着烂腿,慢慢全身都痛痒不止了。半个月前,他来地医看病时还不能走路,是儿女把他从车上架到轮椅上,推着来的,这回已不用家人陪伴,自己就能来了。那会儿,他腿脚溃烂,身上也是紫一块、黑一块的,摸哪哪痛。来地医前,他曾去过多家医院,药没少吃,罪没少受,一点家底快抖落光了,没看好病不说,反倒与日严重。在农村,“头上长疮,脚上流脓——坏透了”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歇后语,用于调侃,也用于诅咒。可怜杨老汉老实巴交一辈子,别说没跟人生过嫌隙,就是跟羊都没发过脾气,到头来患上这么一种不干不净的病,找谁说理去!杨老汉从此羞于见人,一边抱怨庸医害人,一边赌咒发誓不再看了。
原本不奢望还能看好,不知儿女从哪听说了地医皮肤性病科张大雷的名声,劝杨老汉来看病。他虽然嘴上说不看了,但经不住浑身难受,疼痛还好说,瘙痒受不了,恨不得乱抓乱挠,而且,他也从内心里不愿意当一个“坏透了”的人,思来想去,取出来养老的全部积蓄,准备了铺盖卷和换洗衣服,且信且疑地跟着儿女来了。
治疗过程也不复杂,张大雷给杨老汉做过检查,清理了一下,现场涂了些药,又开了些药,就给他说可以回家了,估计三五天就能见轻,十天八天就能好。杨老汉惊得说不出话,他是打算来医院长住的,打算押上全部积蓄赌最后一把的,这才花了多少,满打满算不到50元啊!
50元能治好成千上万元治不好的病,就在于精准诊断,切断了病灶感染源,对症下药。张大雷告诉记者,杨老汉患的是自体敏感性皮炎,因症状严重,大面积溃烂,容易叫人误诊,往重症杂症上靠拢,试图猛药去疴。结果药越猛,病越重,跟南辕北辙一个道理。
“杨大爷当时非要住院,说不用担心他的病会脏了我们的被褥,他带着全套的铺盖卷呢。还说别看不起他是农村来的,该交的住院费他一分不少,不用怕他赖账。我们哭笑不得,告诉他别误会,医院就是治病救人的,怎么会嫌脏?而且,花钱多少跟治疗效果好坏并不直接相关,不需要住院的,我们可不会昧着良心让患者住院。但好说歹说就是劝不走他,直到张主任过来解围,笑着问他:‘你看你现在也没花多少钱,是不是已经觉得好些了?’杨大爷一愣,这才察觉自己好像真的好些了,不再坚持要住院了。”忆起那天的接处诊情景,具体负责给杨老汉敷药的护士边楠笑着说。
“当时真觉得好多了。”杨老汉也笑着补充说,“用药前还懒得说话,用了药都有点贫嘴呱哒舌的,有力气跟人抬杠了,至少也是不痛不痒了。这半个月过去,我这身上的创口都结痂了。好恁快,我怕不牢靠,想叫张大夫给看看。不叫住院,那再开点药行不?”
这句话,又把在场的人逗笑了。
三
地医皮肤性病科是个老牌科室,也是个大科室,现有皮肤外科、皮肤影像科、皮肤激光美容科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协作的专业分支,日均门诊量600人。
“皮肤科开的药品,多是集采药,价格低,质量好。”杨老汉、杨女士等患者花小钱看大病,便是最好的例证。
显而易见,杨女士是个性情中人。她把对张大雷的感激之情反映给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张医生水平高,”她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人品好,处处为患者着想。这样的好医生,就该让全市人民都知道。”
那天,张大雷正在坐诊,忽然接到地医行政科打来的电话,说有个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的情况,要跟他核实一下。谁都知道,12345俗称市长热线,多是反映投诉问题的,比如某处路灯不亮,又比如某处噪声扰民。张大雷一听有些紧张,不晓得哪个环节出了纰漏,惊动了市长热线,这娄子捅大了。
不料虚惊一场,竟然是个表扬性质的热线电话:
“地医张医生行医为民,为民除病。一针见血看透病情,同样的病,在其他医生那里看,做各种检查、抽血化验,还不能确定病情,张医生仅凭慧眼看穿病情及发病原因,不仅擅长皮肤科,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也很准,多年来为本人看好多个疾病,有这样的好医生,是安阳市民的福音!”
“张主任行医多年零投诉,”地医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侯英超说,“真是为我们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给他当助手这几年,学到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侯英超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21年来地医工作。她说,当时是另有几个去处的,地医并非首选。听说皮肤性病科搬到新院区了,她来看看工作环境、待遇什么的,结果一来就不打算走了。此前,她有过在其他医院培训、实习的经历,但从没见过张大雷这样的科室主任、名医,一点架子没有,对待病人像亲人,对待年轻医生、护士像邻家大哥,一身长者风范。在其他医院,皮肤性病科是相对冷门的科室,病人不见得比医生多,地医则是另一番景象,根本忙不过来。那天侯英超给他打下手,等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已是13时许。张大雷笑着问她:“怎么样,想好留下了吗?不过,这大半天下来,一定累坏了也饿坏了吧?这附近新开了一家砂锅米线馆,我请你吃米线去。咱边走边说。”
“怎么说呢,”侯英超笑着说,“一砂锅热乎乎的米线下肚,我就打定主意留下了。”
“张主任没叫我吃过米线,”一旁的规培生范晨浩接过话茬说,“我也没想过要离开他。跟他学习这一年,感觉比在学校五年学到的东西还多。”
与张大雷一起工作有奔头、进步快,是索静飞、侯英超、范晨浩等年轻医生共同的心声;与疾病赛跑,为皮肤的健康和美丽守擂,是张大雷团队共同的愿望。
本报记者 刘文华 王同录 通讯员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