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惩治防”贯通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贯通“惩、治、防”各环节,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铁腕反腐释放“惩”的强烈震慑

办案是最直观的标尺,也是最有力的震慑。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办案开道,紧盯交通、医疗、司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共处置问题线索5646件、立案2479件、处分2991人、留置89人、移送51人,严肃查处了娄建广、吴法尊、王本立、赵来法、宋富勤、张需青等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在高压震慑之下,全市主动投案违纪违法人员15人。

反腐败斗争越深入,越要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介绍行贿等腐败关联犯罪的惩治力度,全市立案查处行贿人35人,录入行贿人“黑名单”信息157人,坚决铲除“围猎”这个政治生态污染源。

与此同时,为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我市出台《濮阳市纪委监委机关问题线索管理办法》,开展问题线索处置提质增效“百日行动”,将过程管控贯穿案件查办全过程、各环节。把案件质量评查作为推动“铁案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日常评查、全面评查、专项评查“三位一体”格局,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开展6轮指导评查,确保每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纪律是戒尺,“四种形态”是刻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格纪律执行,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年批评教育和处理5756人次,“四种形态”分别占比47.6%、45.5%、2.7%、4.2%,真正实现“惩治极少数”和“管住大多数”协同并进。

靶向发力发挥“治”的长远功能

“针对社保费收取未设立专户管理、社保费收缴情况监督不力等问题,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堵塞制度漏洞……”日前,台前县纪委监委查办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人事股股长刘某挪用社保基金案件后,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

为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台前县纪委监委组织党风政风、审查调查、案件审理等部门,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专题以案促改,查摆剖析问题,推动建章立制。在此基础上,台前县纪委监委督促税务部门对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缴费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

(下转第二版)

2025-01-20 1 1 濮阳日报 c153239.html 1 “惩治防”贯通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enpproperty-->